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8月18日,104岁老红军、原南京邮电学院首任院长、党委书记秦华礼应邀专程赴京录制教育部和央视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
据悉,今年《开学第一课》被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之一,主题是“先辈的旗帜”。节目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注重长征精神与时代的结合,启迪人生价值,让孩子们在向英雄的致敬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节目中,“红色听风者”秦老讲述了在红军通信学校学习的故事和南邮创业故事,讲述了刻骨铭心的长征人生,作为老红军代表升国旗,并在少先队员敬献的红五星上签名,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央视董卿、撒贝宁、何炅主持该节目。
秦老说,他与通信结缘八十一年,感谢党的培养,党的信任。他希望青少年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学习。
个人生活
建国后,为了支持国家建设的需要,转业到地方,分别在四川、云南和北京等地的邮电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任北京邮电学院党委第二书记。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任南京邮电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到一九八三年离休。
离休20多年来,秦老始终继续发挥着一个职业革命家的余热,他有老红军的优良传统和老党员的对党忠诚,经常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给大学新生、中小学生作演讲,讲革命传统、讲革命历史、讲为人处事,以亲身经历给下一代进行思想教育。多年来,他在各种场合演讲无数场,仅从近三年看,他在校本部、仙林校区、吴江校区、社区所作关于“弘扬长征精神”的演讲就达数十场之多。只要秦老应允的演讲,他总是风雨无阻。有一次应邀前往社区某小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尽管大雨瓢泼,裤淋潮了、鞋泡湿了,可他仍然按时赶到,迎候的老师和小学生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次,他应邀到南京理工大学给全体毕业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尽管天降大雨,他还是坚持前往、准时到达,同学们很受感动。他还自立规矩,每次演讲不要酬金,不接受吃请,只收聘书、红领巾、鲜花。其实,在年轻人眼中,秦老的一言一行都为他们作出了表率。
教育,并不仅仅体现在演讲中。除了广泛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秦老还带头献爱心,扶危助困。从95年起,他资助家乡四川省通江县农村两个贫困学生,直到小学毕业。96年10月,他又捐给四川省通江县涪阳区陈河乡中心小学人民币一万元,和四箱书籍约120余册。从95年起先后为家乡中小学、失学儿童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万多元。他心里记挂的,依然是老家学校的那群孩子们。“孩子是家乡的明天,教育是发展的根本”,秦华礼同志如是说。
南邮大昨为首任院长秦华礼庆百岁寿辰
南京邮电大学为首任老院长、老红军,百岁老人秦华礼举办百岁寿辰庆祝会。令来宾感叹的是,虽然一百岁高龄,秦老脸上却没有太多皱纹,而且腰背挺直、精神矍铄、步履坚定,满头银发纹丝不乱。熟悉他的人都说,秦老热爱生活,90多岁还带领南邮的老年门球队满中国“飞”,参加比赛。每天读《扬子晚报》也是他多年的习惯之一。
54年前他任南邮院长
1913年,秦华礼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大巴山下一个穷苦的家庭。在他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迫于生活的压力,母亲强忍着泪水将秦华礼的三个姐姐都卖给人家做童养媳,以此换取温饱。1932年12月,红军来到通江县。红军到达的第三天,秦华礼就自告奋勇参加了村里的游击队,手持梭镖、肩背大刀、威风凛凛。1933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位“老通信”。
解放后,秦华礼转到地方工作。1958年10月,秦华礼离任北京邮电学院党委第二书记,任南京邮电学院首任书记、院长。秦老的院长任命书,还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的呢!成立之初的'南京邮电学院,缺房子、缺设备、缺老师、缺干部。面临这一现状,老书记很痛心,“学校总要上课啊”,这一信念支撑他从困难中突围。缺房子,老书记和学校师生亲自下工地,打根基,建房子。“就这样,我在这个校园里一待就是54年。”秦老望着窗外的校园,满目柔情。
90多岁还满中国跑
百岁高龄的秦老不仅身板硬朗,而且眼不花耳不聋,说起话来思路清晰。“每天觉得时间不够用!”秦老笑呵呵地说,每天吃完饭他会坚持读报,《扬子晚报》、《新华日报》之类的要看上一堆,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找几个老棋友杀两盘象棋,也是一大快事,一点也不觉得脑子累。前两年,他还专门花5000多元买了台电脑,研究在电脑上下象棋,秦老还有一大爱好,就是打门球。曾经担任过南京市门球协会副主席的他,经常出现在学校的门球场,练上半小时门球,路过的人都不敢相信他已有一百岁了。
更让记者惊讶的是,早几年,秦老习惯每天早上用冷水洗头、冲澡,这两年岁数大了,慢慢改成晚上睡觉前用自来水冲头洗脸。即使这样的数九寒天,也是先用温水洗一遍,最后还是用凉水冲一下。说起这个习惯,还要追溯到秦老抗战那会儿:“那个时候因为缺乏休息,老是头疼心发慌,有次我用毛巾泡过井水后敷一下头,发现好多了,后来就一直用冷水洗头洗澡。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五六十年。”最让人佩服的是,前两年,闲不住的老爷子还全国各地的到处转悠。九十多岁了,跑过石家庄、西安、广州、深圳、香港等各个地方。前年,还到汶川看了地震遗址,为遇难者亲手献了花。
不忌口但从不会多吃
秦华礼老家是四川通江,参加红军时期,秦老是军部的电台台长。因为工作关系,常常通宵不能睡觉。“那会在北方,夜里零下40℃,不喝高度白酒熬不过去,经常熬夜,需要抽烟解乏。”
35岁前,秦老曾经烟不离手酒不离口,再加上条件艰苦,所以他患有严重的胃病、失眠,身体越来越差。35岁那年,他这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于是他开始戒烟、戒酒。“烟和白酒是一下子就戒了,从那以后再也没碰过。”秦老的早餐很“西化”,品种丰富,“早上喝一杯西红柿汁,两颗大枣,一小片土豆,一片胡萝卜,一杯牛奶,量都很少,但吃的品种很多。”
每到冬季秦老爱睡懒觉,早上八九点钟才起床,女儿出门时把土豆胡萝卜之类的蒸在锅里。午饭和晚饭都随意,“家里烧什么我就吃什么。”不过每晚那一小杯红酒一定少不得。“每晚喝一小杯红酒,大约1两左右。”这样的生活习惯他坚持了有半个世纪,他从不忌口,但从不会多吃,每顿饭最多八成饱。
【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