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完成师志名人故事

2018-07-31名人故事

  历史上有些重大发现,是人们共同合作的产物。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就是这方面的范例。

  开普勒是17世纪杰出的天文学家,他是哥白尼日心学说的拥护者。

  1955年,24岁的开普勒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一本相当幼稚的书。这本书受到了当时已经声名显赫的、在布拉格工作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重视。第谷热情地邀请这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来到布拉格和他一起研究天文学,并在经济上和事业上给予他无私的帮助,使开普勒异常感动。然而,就在师徒二人准备进军新的科学高峰时,第谷被一场重病击倒了。

  1601年的一个傍晚,第谷的房间里,一支蜡烛在闪烁着。第谷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开普勒坐在床边的一张板凳上,细心地倾听着老师临终的话语:“我一生之中,都是以观察星辰为工作。我要得到一张准确的星图,我的目标是1000颗星星,我已观察到750颗,可现在却病成了这个样子。我把我所有的手稿都交给你,希望你把我观察的结果出版出来。你不会让我失望吧?”

  开普勒静静地坐着,不住地点着头,开始勤奋工作。但是他的继承引起了第谷亲戚们的嫉妒。他们合伙把第谷遗留的手稿收了回去,只留下一些观察记录。这些人的绝情没有使开普勒丧气,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老师的目标是1000颗星星。”

  为了这个信念,开普勒重新整理好留下的观察记录,克服了病魔、贫困和他人的冷嘲热讽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便,顽强地进行实地观测,751、752、753。二十多年过去了,1627年,忠诚的开普勒终于完成了老师的遗愿。此外,他还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重要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开普勒定律,成为继第谷后的又一位近代天文学巨匠。

  可以说,如果没有开普勒,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反过来,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

上一篇:在逆境中创造机遇的名人故事下一篇:腓特烈大帝检阅士兵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