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很热心的喜欢帮助他人的人。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让人印象深刻的陌生人
坐在写字台前,在灯光柔和的照射下,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幕幕动人的景象,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让我回想起前一阵子见到的那位小陌生人。
那一次,我和妈妈坐公共汽车回家,上了公交车,我们将硬币投入了钱箱,我抬头望去:“啊,今天的人可真多!”我和妈妈步履维艰,好不容易才挤进了一个小角落里站着。今天的公交车可能是超载了,缓缓地驶入下一站。这时,一位身着衣衫褴褛的年迈的老奶奶拎着个竹篮,颤颤微微地走上车来,她的每一步,都显得如此艰难。她上了车,看见了车里的“爱心专座”,她看见了竟是一位打扮时尚正在涂口红的一位阿姨,她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看着,那位阿姨仅仅只瞟了她一眼,又去做自己的事了。有位叔叔站了起来,却又坐了下去,他踌躇着应不应该让座,但他最终还是坐了下来(没有让座)。
正当老奶奶感到非常无助时,一个大我几岁的哥哥站了起来,尊敬地说:“老奶奶,您坐我这儿吧!”--他长着一个刺猬头,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诚意,说起话来一眨一眨的,小小的嘴巴像月牙一样微笑着,他的鼻梁挺高,个子中等。于是,老奶奶便坐下了,她慈祥地微笑着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啊!我相信,你将来一定是祖国的栋梁。”小哥哥看着老奶奶,羞着脸低声说:“其实……其实,这也没什么呀!”没过多久,小哥哥该下车了,我望着他那小男子汉似的身影渐渐离去。这时----
我不禁有了深刻的感触:这位小哥哥有着这样良好的品质,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做一个懂事、会关心别人的好学生。
篇二:让人印象深刻的陌生人
有一个陌生人,我不知道他姓什么,也不知道他来自哪里。但是,每当我看到路上有鸭子蹒跚而过时,他的身影总会浮现在我眼前,那一幕又清晰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连下了几天的雨,今天终于放晴了。春姑娘好像也趁着这个大好的天气出来溜达了。一路走过,绿了草地,绿了杨柳,绿了万物。我走在上学的路上,一路上感觉自己就是沐浴在绿色之中。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片嫩黄。定睛一看,原来是鸭妈妈带领着它的“小鸭兵团”出来春游了。只见小鸭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鸭妈妈的身后排成了一排,摇摇摆摆的走着。它们有的嘎嘎叫着,好像在议论着自己的宏图大志;有的东瞅西瞧的,似乎对这车水马龙的景象很感兴趣。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就在这时,队伍中有一只小鸭子不知怎么的了,突然向马路中间窜去,迎面奔来了一辆黑色轿车,眼看就要轧上了。我不禁闭上了眼睛。一个急刹车,车停下来了。车上下来了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一身笔挺的西装。只见他一脸的惊慌,嘴里紧张地喃喃自语道:“坏了坏了,这下糟了R22;R22;”好像闯下了弥天大祸。来不及关上车门,他急忙趴在地上搜索鸭子的身影,从左轮寻到右轮,从前轮找到后轮,急切的像在寻找什么珍贵的东西似的。终于,在车子后轮的边沿上找到了那只缩成一团的小鸭子,他颤颤巍巍地从车底下将鸭子捧了出来,从头到尾地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鸭子没有受伤,才如释重负般的笑着说:“还好,还好,吓我出了一身的冷汗。”他将鸭子又送回了队伍中去,目送他们渐渐远去。笔挺的西装上那几处泥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那个身影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篇三:让人印象深刻的陌生人
在观音机场宽敞的大厅里,我和爸爸正在等待着回国探亲的叔叔,可是时间太早了,我只好耐心等待。
爸爸和邻坐的一位侯机的叔叔聊开了。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那位叔叔已经在美国定居,这次带着出生在美国的儿子回国探亲,正聊着,一声奶声奶气的“爸爸,这个叔叔是谁”的纯正普通话打断了叔叔和爸爸的谈话。一个约六七岁,虎头虎脑、长者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的小男孩出现在我的眼前。
小男孩很活泼,很快便和我在大侯机大厅的一角玩开了。我逗他讲英语,他张口就说一点也不怕生。
我好奇的问他:“你出生在美国,怎么会说普通话”
“爸爸说,我是中国人,不能望了自己祖国的语言。我在外边讲英语,回到家和爸爸妈妈说的都是普通话。”他很认真的向我解释。
玩了一会,他忽然要和我比赛唱歌。
“好呀,唱什么歌?”我来了兴致。“
他的圆眼睛盯着我说:“唱国歌,好不好?”
我忙说:“你们美国的国歌?我可不会唱!”
“哎呀,我说的是咱们中国的国歌”,“咱们中国”的很重。
我有点不相信,他有些急了:“当然会唱了,我是中国人,国歌都不会唱,还算什么中国人呢?”
他清了清嗓子,抬头挺胸,唱了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他稚嫩的声音多了几分激昂、几分刚劲。
没有想到,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不但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还能把国歌唱的那么激昂,那么雄壮,我被深深的感染……
“儿子,我们该上飞机了。”他爸爸的话打断了我们的比赛。
他匆匆向我告别,又匆匆随父亲登上飞往美国的班机。这是,我才想起竟然忘记叫什么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知道,在要的大洋彼岸,有一位美国籍的小男孩,他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他的名字叫“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