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朋友,多么简单的字眼,可是谁知道它背后的真正意义呢?是简单的一句问候,是温暖的一句安慰,还是鼓励的一个眼神?鲁迅先生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没错,平时可以和我们一起说说笑笑的同学,在危急时刻又会有几个来帮我们呢?有这么一侧故事,一个少年,家里非常有钱,他经常与他所谓的朋友出去玩,花钱如流水。父亲看不惯,对他说:“你觉得,你的朋友是真心对你好吗?”“那当然!”少年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好,你穿着一件有鸡血的衣服,去找你最铁的哥们,说你杀人了,看他们会如何?”少年认为没问题,就穿着一件有鸡血的衣服出门了。
他来到他认为最好的哥们的家,向他说清了来龙去脉,请他帮帮忙。没想到,他的朋友吓的关了门,对他说:我不认识你,你快走!少年很是伤心。他来到了他第二个好朋友的家,结果不尽人意。渐渐的他失去了希望,因为接下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会帮他。他才真心的知道,他没有真正的朋友。回到家,他对父亲说了一切。父亲叫少年去找他的朋友,关系不是很亲密的朋友。少年抱着不大的希望来到父亲的朋友家,说清了一切。父亲的朋友赶紧叫他把衣服脱下来,订了一张机票,叫他先去国外避避风头。少年眼眶里含满了泪水,坦白了一切只是父亲的用苦良心。少年也明白了他真正的朋友。
不要把每一个可以聊得来的人叫做朋友,这样你就误会了它的真正含义。只有在我们伤心难过危急时刻误会尴尬时,真正的朋友就会来帮我们,这就是患难见真情,也就是我们值得信赖的朋友。
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贫乏,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有人往往归结为词汇缺乏,遣词造句能力不足。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缘故。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next88)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去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伤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三是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较好运用了相对与相反联想的手法,设置了豆萁煮豆这一特写镜头,凸现了兄弟相残的主旨,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又如许地山的《落花生》:“花生的好处……很多它的果实深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在这里,作者由埋到地下的花生联想到同它相对的事物——挂在枝头上的桃子、石榴、苹果。这些都是由相对或相反的事物,通过对比而产生的联想。
总之,联想是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果观察不全面、不细致,联想就难以展开;如果见闻写得不具体、不切实,联想就会失去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逐步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汲取知识养料,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的好习惯。这样,我们就能在写作文时,一边写,一边想,积极开动大脑,写出联想的内容,好文章自然会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