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对悬空寺都有做过修缮。小编收集了关于山西悬空寺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山西悬空寺
天刚刚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到悬空寺游玩。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四公里恒山金龙峡的半崖峭壁间。这座寺庙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站在悬空寺,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寺庙有四十间殿阁,而支撑它的,仅是几个木桩柱子。古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迂回,虚实相生。游人无不啧啧惊叹,就连伟大的诗人李白曾到此一游时,也感叹不已,在巨石上留下了“壮观”二字。
从悬空寺向下鸟瞰,又高又险,美景尽收眼底。悬空寺多为木质结构,整座寺院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崖,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到寺庙的最高处时,我好害怕,只好弯下身子慢慢爬着前行。像似有恐高症,不敢向下眺望,只是不经意间看一眼远处,也哆嗦地直冒冷汗。
悬空寺真是集“险”、“巧”、“奇”于一体,不愧为伟大的建筑。古人没有我们现代人的工具,能建成如此规模的寺庙,真是太聪明了,让后人钦佩啊!
第二篇:山西悬空寺
出了浑源县城,约五公里,我们来到了金龙峡谷。这里的景色十分迷人,不知不觉中已来到悬空寺下。
我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悬空寺这座建于北魏时代的千年古寺早已有人说过,但只有亲眼见过,才觉得它的奇和险。悬空寺整个被修建在峡谷的峭壁上,距地面约50米,其建筑背西面东,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石崖顶峰突出,仿佛一把大伞,将悬空寺遮盖其中,免受雨水冲刷。而且古寺四周绿荫环抱,大山掩映,减少了烈日照射,这也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抬头仰望悬空寺,支撑它的是几十根碗口粗的木桩,嵌入赤色崖壁之中。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透空,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它的奇险,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由于悬空寺的建筑设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个部分,将一般寺庙的平面建筑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从而使得构思布局独特而妙不可言。游览悬空寺,给人以错综而不凌乱,交汇而不失严谨,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实中生巧,危里见俏,让人无不为古人奇妙大胆的构思而惊叹。
清代诗人邓克劭曾在咏诵悬空寺的诗中写道: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
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
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
站在悬空寺俯视金龙峡谷,吟诵着古人的佳句,悬空寺更觉壮观了。
第三篇:山西悬空寺
山西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65公里。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对悬空寺都有做过修缮。
以前这里是南去五台山,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另外,古时这里经常发大水,河水泛滥成灾,人们以为有金龙作祟,变想建浮屠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空修造悬空寺。寺原名“玄空寺”,取义道家的“玄”和佛家的“空”,因悬与玄发音相同,后就称为悬空寺。
悬空寺另外有传说,在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现在的大同)。北魏天使道长寇谦之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宵客,下绝嚣浮”。意思是,让人们上这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将人间烦恼抛掉。这样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最后竣工。
悬空寺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结构,面积仅152.5平方,建有大小40间。
从寺院入口处有个山门,进入山门,有一个两层的楼殿,再往北,先后有两幢三层楼殿,两楼殿的底层和三层之间由上下两层栈道连接。由于通道很窄,只能通行一个人,因此从下层栈道进去,然后从上层栈道回来,游悬空寺的全程是单向环线的路程。
悬空寺的整个外貌惊险、奇特而又壮观,整个寺院是建在“铁扁担”上。“铁扁担”是一根根很大的原木,有三分之二插进岩穴里,三分之一露在外面,楼房就建在这三分之一外露的木头上。
悬空寺所用的木料是当地特产的铁杉木加工而成的,据说是用桐油浸过的,防白蚁也防腐烂。悬空寺背上有翠屏峰的山崖可以避雨,对面又有恒山可以挡风,太阳一天只能晒到一二个小时,所以悬空寺能够保留至今。
悬空寺是我国古代唯一的合佛家、道家、儒家三教一起的寺院,在寺院的最高层供有释迦牟尼、孔子、老子的塑像。悬空寺里各种铜像、铁像、泥塑和石刻造像,个个生动形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古诗人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李白在游悬空寺后写下“壮观”两字后,据说还不尽兴,在在壮字上多点一点。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天下巨观”。
游了悬空寺后,我感受很深。走在悬空寺的木板上,看着栏杆下面的深渊,我心里很害怕,爸爸照片也不敢拍,生怕不小心掉下去。在这陡峭的悬崖上,造一座小房子也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说一座雄伟的寺院。但是古代的设计师和工匠们靠着智慧的双手和勇敢的魄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使用简陋的工具,完成了这座人间杰作,我发自内心的佩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