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文明可分几大类,有:交通文明、文明服务、文明礼仪、语言文明。。。。。。这些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文明在我们的身边是到处都有的。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文明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品德、礼仪、素质。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交通文明,它表现于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开汽车的人,被发现酒后驾车、超速或超载应该主动承认的人民错误。行人,如果闯红灯,一方面自己的生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另一方面还可能发生连环事件。如果全世界的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行人穿马路走斑马线,汽车转弯打转向灯。。。。。。这样就不会出现各种事故了。
文明礼仪,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古代就有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老子和孔子,他们留下的思想理念是:要讲博爱,对天下的所有小孩要像对自己家里的孩子一样抚育,深对天下的所有老人要像对自己家里的老人一样善待,传承下来的文明使我们国家有着源远流长的好传统,尊老爱幼,尊重老者和师长。例如 ,中国迎来了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使中国人民无比自豪和骄傲,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看到中国的繁华昌盛和中国文化的深渊,掀起一股在处处讲文明礼仪,树新风,从小事做起的新浪潮。
文明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幼病残孕让个坐,不乱扔垃圾,不讲脏话,不做破坏公共财务的事,遇到朋友打个招呼,帮助有困难的人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处处做好自己的事情。尽量多做好事,不给别人增烦恼,那么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的行为就会慢慢消失。讲文明,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修养。
而我们的家乡——迁西,是一个闻名中外的“中国板栗之乡”。境内物产丰饶,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全国有名的“钢铁强县”、“万两黄金县”,为河北省“内陆淡水养殖第一大县”,拥有“京东生态天堂”的美誉则更应该处处“文明礼仪在身边”,让我们携手共同建设一个和谐迁西,打造一个魅力山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