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班主任作文400字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小学班主任作文400字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小学班主任作文400字 篇1
我们的班主任——朱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待事认真的好老师。我们三○三班在朱老师的带领下,一、二年级都是先进班,其他竞赛也得过好多第一。可我实在是一个顽皮好动的孩子,有时觉得老师管得太宽,要求太严,人是被管住了,心还在外面游荡。但是,那一天我真的很听话。
记得这是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发生的一件让我感动的事。那天早上,来到学校,我看见朱老师眼眶乌黑乌黑的,面容憔悴,脸色苍白,好像一夜之间老了好几岁。到第四节语文课,我发觉朱老师快坚持不住了。
第四节课刚开始没多久,朱老师朗读了几遍范文,突然咳嗽起来。后来,她越咳越重,越咳越急促,脸也被涨得通红通红。这下我可急坏了,照这样咳下去,朱老师可怎么上课呀!我忽然想到了早上妈妈给我带的草珊瑚含片,对了!就让它来帮忙吧!它应该能暂时止住老师的咳嗽。我连忙从书包里掏出含片,拿了一片,走到讲台边,递给老师。老师见了,躬着腰,摆摆手对我说:“谢谢你,我能坚持,你下去吧!”老师又咳嗽了几声,缓缓地直起腰来,继续给我们讲课。这一刻,我被朱老师的这句话和她的行动所感动,心想:老师带着病,还来为我们上课,我一定好好表现,其他同学大概也是这么想的。从那时开始,大家都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举手发言,中午作业也做得又快又认真,都想给老师减轻负担。
今天的命题作文写“我的老师”,我立刻想起了老师带病上课的情景,那天,我仿佛长大了许多。可过后,我的表现又反反复复,起起落落,想起来还真是惭愧。今天,我10岁了,我会开始一个新的起点。
我的小学班主任作文400字 篇2
啊!学校的变化可真大。不仅加多了一个班,连我们的班主任也换了,她会是谁呢?长得漂不漂亮呢?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的猜她教语文的;有的猜她教英语的;有的猜她很漂亮,就像希腊神话里传说中的那个美丽的女神——雅典娜……
她走进了教室,表情非常严肃。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啊,惨了!着老师那么严肃,她一定会很凶。她先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她说:“我姓刘,是从深圳小学转过来的,我是学心理学的,我专门教毕业班,我从来没有批评过学生,还问我们信不信。”顿时,教室里一片喧闹,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说:“我们不信”我当然也说不信拉,哪个老师会不批评学生呢?
刘老师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白白的脸蛋,笑起来总会露出一对小酒窝。我第一次见到刘老师就感觉她应该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
我们虽然只跟刘老师接触了一个星期左右,但她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这个星期了,她果真没有批评过学生,而且工作兢兢业业。我特别欣赏刘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喜欢刘老师上课。每当是刘老师上课,大家都会感到非常轻松、自由、快乐。而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自己说自己的想法。我原来上课不太喜欢举手发言,因为答错了老师就会说你。不知为什么,自从您教我们这几天后,我自己感觉灵感就来了,似乎自己变得勇敢了,上课敢举手发言问题了。
老师啊!您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就像春蚕那样,奉献了自己,装饰了别人;您就像粉笔,牺牲了自己,留下了知识;您就像辛勤的'园丁,不辞劳累,培育了小花。老师,您辛苦了。
我的小学班主任作文400字 篇3
我们的班主任姓戴,个子高高的,中等身材,还有一双火眼金睛,和一双顺风耳,专门对付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
刚入一年级的时候,我们都坐不住板凳。老师一在黑板上写字,我们就回头或和同桌讲话。有一天,我们又犯同样的毛病时,老师突然转过身来,笑眯眯地问:“你们知道人长几只眼吗?”“两只。”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那是普通人,做老师就不一样,老师有四只眼,前面两只,后脑勺的两只藏在头发里,专门在转过身写字的时候盯着同学们,看谁表现好。从那以后,我们乖了许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师的“诡计”被我们识破了,我们再也不相信老师长四只眼了。可是,俗话说得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师的“骗术”也随之花样翻新,说短越来越高明了。
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讲的是小数的性质,开始我们回答问题都不积极。只听老师说:“下面要去数学王国闯关,如果过关可以去跳蹦蹦床,有信心吗?”“有!”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的回答一个比一个踊跃,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攻破了所有的难题后,我们把期盼的目光望着老师。这时,老师高声说:“恭喜大家连闯了三关,现在请大家到这个免费的蹦蹦床——操场。”啊!原来蹦蹦床就是操场,怪不得老师这么大方。
虽然老师十分狡猾,经常略施小计“骗”我们,但我们都很喜欢她,因为他的“狡猾”为我们换来了轻松的课堂,让我们在心情愉快中学到知识,这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戴老师。
【我的小学班主任作文400字三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