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这个词语看似文艺,看似高尚,看似典雅,但要真正做到,其实不容易。小编收集了欣赏的眼光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欣赏的眼光
在生活中,有许多身影值得我们肃然起敬。不光是那些社会上的人,在大自然,同样有许多不起眼的小生灵值得我们去欣赏,去赞美。
我家旁的一棵树,长得歪歪扭扭,听说这棵树原先被斧子砍倒过,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墩,本以为这棵树会死,但过了很多年,这棵树的树干上萌芽了,最终,它接着那个断裂的树干长了起来,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我欣赏这课树的品格,它并没有在最危险的时候放弃生的希望,而是等待时机,继续萌芽,活了下去。它的品格令我折服。
同样,在蜜蜂这种小动物身上,我也发现了值得我欣赏的品质。
蜜蜂家族十分弱小,许多动物都是他们的天敌。当熊或狼等凶猛的动物来抢夺它们的劳动成果——蜂蜜时,它们就奋不顾身地把毒针插到敌人的身上,注射了毒液,把敌人赶跑,然后,结束了它的一生。蜜蜂为了自己的家族得以长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毫不畏惧死亡,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了自己,它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值的我们欣赏它们吗?
朋友,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吧!这样我们就会从其它生物身上学到许多我们平时都不具备的品质和精神,学会欣赏万物,就能够发现一个美丽的世界。
第二篇:欣赏的眼光
欣赏,这个词语看似文艺,看似高尚,看似典雅,但要真正做到,其实不容易。
成功之人,他可站在高处欣赏别人,这能使他更上一层楼,站的越来越高。但在我的眼里,我认为不论身处何地身,居何时都懂得欣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只有欣赏自己,不断地增强自己,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即使身处家境贫困,我也能过得和普通家境的孩子一样,我只不过是比别人省吃俭用了点,假期我会出门打工,也照样过得自在。虽然现在的学生每天都喜欢互相攀比,炫耀自己拥有的东西,有时候我还会被人嘲笑,被人遗忘。但是,我不介意,我不在乎,那是因为,我欣赏自己的乐观。
每每考试,都有失败的几次,都有不达理想的几次。虽然每次当自己看到自己努力了那么久,结果却是那么的不称心如意时,都会忍不住落泪,一切仿佛就像付诸东海,竹篮打水一场空。心情差至低谷,就像一朵焉了的花,死沉死沉。但,在冷静过后,我又会重振旗鼓,分析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它们。在哪里跌倒,便在哪里爬起。因为,我欣赏我的自信。
我看过一张图片,大概的意思是:一个小男孩扛着锄头挖着宝藏,在只有最后不到一米的距离时,这个小男孩却失望地拖着锄头走了,因为他早已失去了耐心。而在另一边的小兄弟,在他坚持不懈之下,终于挖到了那些梦寐以求的宝藏,。我明白只有坚持才能成功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太苦,因为太累,因为没有耐性与恒心。但是我欣赏我自己坚持的精神,一旦定下的目标,那么我会在所不辞,一拼到底,直至完成任务。中途放弃的做法,绝对不是属于我的风格。
欣赏自己,说起来难做到,但做起来其实挺简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你才能过得更加自在。
第三篇:欣赏的眼光
我们平时读博评博,经常可以看到博友们对所评文章精彩之处的赞美、对作者真诚的鼓励和发自内心的意见建议,但有时也会看到一些诸如 “写得是什么玩意儿”、“写得真差劲”、“错别字连篇,真丢人”等等尖酸刻薄的话语,前者让人心情愉悦,而后者则冷语伤人。话语之人之所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关键就在于是否用欣赏的目光待人。
我们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滴水里都藏着一个太阳”,这些名言谚语都有着一个相同的寓意,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值得他人所学习,只有运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才能够发现这些优长。
刘向《后汉书》有这样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我觉得很适用于用欣赏的眼光待人。我们如果始终以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人长处,那我们眼里将都是他人的优点,也就像置身于一个芬芳四溢的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自然也会与之化矣。如果整天用挑剔的眼光纠人之短,也恰恰如入鲍鱼之肆,同样被化之。
培根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域、四海枯竭、丛山荒芜。”可见,用欣赏的眼光待人,对己而言,不仅是个人素质涵养的体现,更是一个人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睿智之道,用欣赏的眼光待人,就是在发现和学习别人所长,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已,为自己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也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我们人类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渴望被人赏识,渴望得到肯定,得到了他人的赞美和欣赏,当这种渴望得到实现,哪怕是一点点,也能让人犹如享受沐浴、阳光和春风,许多潜能和真善美的情感便会奇迹般的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是得到了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和称赞,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戴尔·卡耐基之所以从出了名的坏孩子成长为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之路的美国欣赏教育大师,是被继母的“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赏识话所打动,激发了刻苦学习的动力。
我还曾读过一则故事,讲的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年青时曾报到过一个作案千起、手法细腻的小偷,由于他文章最后写下 “像心理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的率真率性的话语,后来使得这个小偷猛然深省,把才智用在了正道上,最后成为台湾几家羊肉炉的老板。所以,用欣赏的眼光待人,对他人而言,不仅是一种尊重和理解,更是给予的一种肯定和鼓励,用欣赏的眼光待人,就是欣赏他的个性、特长、言行、优点和成就,并发自内心地褒扬和称赞,使他们在赞美声中认清自我,建立自信,鼓足勇气,奋发向上。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程度、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也就影响着一个人的观察问题的视角。只有我们调整好角度去发现,别人的优长和美好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眼里。
有这样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讲的是一个非常暖和的中午,一个女孩随爸爸在公园散步时,看见一个老太太紧裹着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还围着毛皮围巾,女孩认为这个老太太十分滑稽,但爸爸却注意到的不是其穿着,而是她注视和欣赏丁香花的生动神情,在指出女儿缺少欣赏别人的本领,与人交往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的同时,由衷的赞美了老太太一番,老太太很是激动,并赠给女儿了一盒甜饼。父女对老人赞美令老人激动,一句简单的夸奖,制造了父女和老人间和谐的氛围。细细回味,如果没有父亲欣赏的眼光,而是女孩挑剔寻找缺点的眼光,也就不会有这温馨和谐的一幕。
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善于理智欣赏别人的人,他总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帮助,创造一个更适合个性发展的宽松、和谐又充满人情味的人际环境。”可见,用欣赏的眼光待人,对群体而言,既是一种温馨友善的沟通,更是一种和谐关系的营造,即便是面对特点鲜明的个体,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应别人、用敏锐的眼去发现别人,别人进步时真心实意地喝彩,自然会在欣赏中愉悦彼此心灵,融洽人际关系。
要做到用欣赏的眼光待人其实也并非难事,关键是要心有善念,口出善言,力行善举。
拿我们平时的读博评博来说,首先我们要怀着一颗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取长补短感激之心,多看别人的长处和亮点,在努力发现中去学习和借鉴,少以挑剔之心看缺点,即使是面对不足,也要对比自己是否有也有这样的不足,加以改正。
在点评时我们本着多表扬,多鼓励的态度,鼓励和激励他人,从文章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内容寓意,到表现手法、技巧运用、文字语言,甚至是最基础的遣词造句都可以找出优点来,如果实在太少,那起码他能坚持写也是优长,这都可以肯定和鼓励,表扬和夸奖,但是你的欣赏和赞美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具体到位的,既不要曲意逢迎,也不要过度夸大,否则会让人感到有溜须拍马之嫌、讽刺挖苦之意。当你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你完全可以用小纸条的方式对其给予提醒,而不是当众批评和指责,这就是善言善行。
只要我们心有善念,处处用欣赏的眼光待人,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挑剔,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我们不仅能够不断地提升和完善了自己,而且还能收获到珍贵的友情,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