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让环境活起来为题的记叙文

2019-04-15叙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观念的转变,老师的主导作用渐渐地由显性变为了隐性,幼儿不再直接面对老师、面对同伴、面对教育要求,而是通过与材料的互相作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变“死环境”为“活环境”。因此,环境的桥梁作用就越发重要了。

  说到环境,我们很自然地想到物质环境的创设:墙面布置、材料投放等等。在开展主题活动时,环境的作用更为重要。我们觉得,环境应该更多地体现互动性,让小朋友与材料互动、与老师互动、与同伴互动,这样的环境才是“活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动物”主题开展时,小朋友对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获得的知识,把动物分成: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动物;两条腿和四条腿的动物等等。而我也按照习惯做法,把相关的小朋友的作品张贴上墙,完成了环境的布置。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小朋友不再关注这些环境,也无法与之产生进一步的互动,这是一个“死环境”,仅仅停留在观赏的阶段而已,没有更大的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让环境“活”起来呢?如何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呢?我们又进行了新的尝试。我们在区角中投放了许多手工制作的材料,小朋友很感兴趣,陆续做了许多小动物,但是,放在哪里好呢?如果堆在桌子上,会影响小朋友的活动,而且,小朋友提出各种动物放在一起也不合适。于是,搭建一个动物园的设想提出来了。我们和小朋友一起把各种废旧的包装盒连在一起作围墙和大门,在教室门口搭建了一个“动物乐园”,小朋友可以随时将自己制作的美工作品和家里带来的长毛绒玩具摆放到“动物乐园”里面去,同时,要考虑怎么放、放在哪里更合适?就在小朋友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动物们有了自己的家,环境也逐步丰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自主地与材料产生互动,与同伴产生互动,与环境产生互动,他们始终积极地参与。这样的环境才是“活的环境”,可以让小朋友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通过“动物”主题的尝试,我们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使我们在开展其他主题活动时更有信心了。

上一篇:记叙文:调查中的小插曲下一篇:以我家的春节为题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