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母亲的爱如涓涓细流,那父亲的爱就如深沉的大山。有脊梁,有棱角,却默默承载了一山郁郁葱葱。就如同我的父亲,坚硬的外壳下隐藏着一颗柔软的心。他对我的疼惜从不诉诸言语,却用一封封家书承载了全部的关切。
我记忆中的第一封家书是在我年幼时。那时父亲需要去北京学习半年,出于安全的考虑,于临行前亲自对家里的大门进行了改造。紧螺丝,换锁芯,安猫眼,忙忙跌跌修理了半天,末了还觉得不够放心,抬手“唰唰唰”用红色粉笔在大门后写满了字。我不懂便问妈妈,门背后写的是什么啊?妈妈搂着我,一字一顿的读给我听:有人敲门先看猫眼,开门之前问清来由……林林总总。不善言辞的父亲,将临别的叮咛与牵挂,用一笔一划刻在了我年幼的心头。那是我印象中父亲的第一封家书,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我仍然感动于一个铮铮汉子竟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守护自己的妻儿。
父亲的第二封家书写于我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那会儿。漂泊在外 ,一片迷茫,作为职场菜鸟,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偶尔与父亲通电话,常向他表示自己的无助。一日父亲略有些不自然的递给我一个便笺,让我没事看看。我展开一看,见正面是父亲工作单位的检查记录表,背面空白处父亲熟悉的字体跃然纸上。内容事无巨细,从人身安全,到如何与单位同事学习相处。从我的现状分析,到我将来可以选择的发展道路。我捧着这张有些简陋的信笺,眼泪似要夺眶而出。我无法想象到我眼中铁汉一样父亲,是如何蜷缩在几千米深的矿井下,就着微弱的矿灯,将他对我的关怀编织成一件铁布衫。让我从容面对初入社会的胆怯,对未卜的未来充满了无比的勇气与自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张便签成了我努力拼搏的动力来源。无论是倦了累了,再读父亲的手记后,我都会重新充盈着力量。
后来,我用第一个月的薪水给父亲买了个可以手写的手机,那时他便开始捣鼓着如何发短信。结婚那天,鞭炮齐鸣,彩带飞舞。父亲的嘴角弯成了与众人不一样的下弧线,试图紧紧闭着颤抖的嘴唇,还是没能阻止眼泪的奔袭。他挽着我,亲手将我交给另一个男人,便再也忍不住,背过身去,用手掌抹过脸。大伙围着新娘子,热热闹闹的来,轰轰隆隆的走,原本沸腾的家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两个人四目相对,到底是喜是忧,我不得而知。兴高采烈的参加完各种仪式后,发现手机里有一条信息。打开一看是父亲发来的:嫁人了,为人妻为人媳,要转变身份,孝顺公婆,相敬相爱,永远幸福。明明是欣喜的祝福,我却从字里行间读到一种苦涩。这大概就是人们口中说的,从胸口剜块肉,却要笑着逢迎的滋味……
家书,也许就是我这个外表强势的父亲,唯一可以直白表达拳拳爱意的方式。如今爱的家书依然在我和父亲间延续。、短信这些即时聊天工具成了父亲家书的新媒介,没有像普通人一样三言两语就发送出去,倒是每一条消息都像是经过仔细斟酌的结果:会结合时事对我的工作建言,也会因为心里的小牵挂对我叮咛嘱托。父亲的正直善良,吃苦耐劳等等,这些正能量通过家书源源不断的传输给我,成为了我在工作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