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们应邀参加居委会的颁奖大会,会上老主任宣布了“文明之家”的名单,并为大家宣读了评选理由。
“......在这个家里,上有一老,下有一小,老的热心,小的礼貌,一家常住人口虽只有三人,却各自分管着自己的任务,有条不紊!老的勤劳,从早忙到晚,关心邻居;大的工作勤勉,在小区里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就连小不点,小区里的老人孩子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我坐在下面,想着老主任说的话,其实无不围绕着“文明道德”。孩子的姥姥是个典型的勤俭持家的家庭妇女,勤劳,热心,乐于助人都是她的优点。所以在她的影响下,我虽比不上老太太,但也绝对不铺张浪费,好吃懒做。小家伙嘛,还是在他上学前的一件事让我扭转了他的道德品行。
在我们小区常常有一位双眼失明的拉二胡的残疾人,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凭着一双巧手和敏锐的耳朵拉得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曲子,所以我们就暗自称他为“阿炳”!只要我从他身边走过,总会往他面前的小桶里扔个钢镚,钱虽不多,但却表示我对他拉小曲的谢意。
有一天晚上,我带着儿子准备到超市购物,再过红路灯时,我们看到了马路对面的“阿炳”,他自顾自的横行马路,若不是有好心的行人提醒,险些酿成大祸。我正在庆幸着,却听见儿子嘟囔:“晚上交通已经够乱的了,他眼睛瞎了还出来乱跑什么嘛!”
儿子这个始料未及的话语让我愕然了,我突然意识到儿子的道德观念淡薄,不会关心他人和为他人着想。我反思自己:导致这种现状,是我这作父母的教育失职啊!”于是,我开始重视对儿子的“道德教育”。
(一)阅读经典故事
儿子最为享受的就是坐在我膝上,听我声形并茂地朗读故事,所以我就有意地挑选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绘本。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等,这些童话故事让孩子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乐于助人,从故事中悟出真善美的正确道德标准。
(二)言传身教
文明,道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凭空说教不如“言传身教”,我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在上下楼时我会主动谦让他人通过,有年纪大的长辈搬抬东西时,我会主动凑上去搭把手......日子久了,儿子开始仿效我,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尊重他人。记得有一次,在楼前的拐弯处,有一个母亲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也许是拐的有些急,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儿子不由分说的连忙跑过去,抱起了小弟弟,那位母亲站起来感激的搂着我的孩子亲了又亲!我很欣慰的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三)“2+3”的育人模式教育
儿子入学了,学校的“2+3”育人模式(2张通行证:学习习惯的优秀+行为习惯的优秀;3张王牌:少年军校+国学经典+特色教育)让我很庆幸选对了学校。学校让孩子们背诵《弟子规》《孝经》等国学经典,目的不就是既要授知识更要育人吗?如今孩子不仅仅对这些国学琅琅上口,还能时时以这些经典约束自己,比如“亲爱我,孝何难”“路遇长,疾趋揖”“长者立,幼勿坐”等等一些礼节。通过学习,儿子已初步意识到了生活中我们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了孩子长大一些,或者是长大以后用不着补习“文明守则”之类的道德规范,真正做一个有着良好涵养的文明学生,文明公民,我想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给孩子从小就烙下文明道德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