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容易,能容则易。天下之事,有难有易。难能为易,易能为难。促成难易转化的关键是容。
何为容?容即胸怀,胸怀即容。容什么?一容事,二容人,三容己。有容乃大,一个人没有胸怀,不能容事、容人、容己,就不能把事业推向发达做成宏大。
容事。人生在世,时时事,处处事。事事不同,有顺有逆,有真有假、有虚有实。一般人在道理上都讲得明白,一旦事临其身,不仅想不通,而且从感情上怎么也过不去。从理上讲,忠言逆耳。但实际中,有人一听逆耳之言,就忘人大德,思其小怨。可以说,容事之难,难在“触事动心,自生烦恼;见逆生碍,嗔心烦恼。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事事障碍,烦恼不已”。而人们要想心中容事,必先想通因果,心能容事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静不动心,自无烦恼。不贪吝,不嗔恨,不患得,不患失,超然物外,怡然自乐。
容人。能容下一百人,是连长;能容下一千人,是团长;能容得下千军万马,就是将军。能容人,才能干事,能容人,干事就容易。只有具备能够容纳旁人的胸怀,才能成就一番造福于天下人的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的档次与容人的胸怀成正比。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为多高级别的人才。
然而,容人极非易事,因为人与人不同。无论是亲人,是朋友,是同学,是同事,是学生,是部下,必然都有脾气秉性、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方面的不同,有价值取舍、人格品行、文化水平上的不同,有思考角度、审美情趣、思考方式上的不同,有社会背景的不同……尽管人与人有如此之多的差异,但世上还是有一个共同的人生哲理:一个人若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能够理解人,团结人,组织人,容纳人,要具有江集细流、海纳百川的胸怀。古人东方朔有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也。”也就是说,对于他人要多看大节,多谅小过。人们若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由难变易
其实,无论是容事还是容人,关键还在于容纳自己。跟别人过不去的核心还是跟自己过不去。小肚鸡肠,必生嫉妒;勾心斗角,必伤感情;患得患失,必生烦恼。黄帝内经有云:“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气伤胃……”人的七情六欲若时时妄动,必然伤身伤体。人身体不好的主要原因,一个是贪,一个是嗔,一个是痴。
贪,贪得无厌,永无止境——得之不喜,失之更怒。
嗔,凡事只见他人过失,从不检省自己的为人。这样的人在患得患失的心态中,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忧心忡忡。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痴,即不明事理,不明因果,不明自己的心和为人。
贪、嗔、痴,实是容己的大敌,佛家理论中对它们有很深刻的剖析,值得世人研读、记取。世人须弄明白,烦恼有时是因自己的贪心亡动所致,应该用智慧之剑将它斩断。如果自己一时真的无知、无能、无德,而且一下子又没法改进,那又何必怨天尤人?退而反省,检点己过,修心养性,重新做人。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明白,活得高尚,活得幸福!其实人的一生无论怎样活,都有一个先决的条件,那就是:容不得自己,就容不得万物;容不得万物,就没有幸福。
所以说,能容则易,有容乃大,这是人苟活世间的真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