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的冬至习俗和禁忌

2020-12-30执着

东山的冬至习俗和禁忌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东山的冬至习俗和禁忌,希望有所帮助!

  东山人的冬至习俗

  冬至节,俗称“冬节”,在农历十一月,公历12月22日。是日清晨,各氏族祭祖于家庙。家家制糯米圆荐神,叫做“冬(节)至圆”,新丧之家不作冬节圆。

  在我们的心目中,过冬节犹如小过年,冬节过完后,春节也就不远了。故有民谚:“冬节大如年”、“年夜没返没某(妻),冬节没返没祖”,意思是出外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争取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家家捣米作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节圆是我家乡冬节必备的一种食品和祭品。吃冬节圆是冬节必不可少的节日食俗。冬节的前一、二天,家家户户便忙着买糯米,然后把糯米淘洗干净,晾干,磨成米浆,晒成米粉。到了冬节前夕,每家每户的主妇们就张罗着把一个大簸箕摆放厅堂,把糯米粉和水搅拌,揉成粉团,全家大小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搓起冬节圆,此情此景简直不逊于除夕守岁。簸箕中的冬节圆有大有小,有红有白,十分耀眼,老辈人习惯说“冬节圆搓得参差不齐不要紧,这是父子公孙圆,是全家大大小小,团团圆圆的象征呢!”小孩子则喜欢用现成的米团为材料捏造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尽情玩个痛快。农家人为图个“六畜兴旺”,做家长的也不会对小孩横加干涉。

  冬节这天,家家户户的主妇起大早,她们用红糖、姜母熬熟冬节圆,然后盛于碗祭拜列祖列宗。全家大小在祖先牌位前,由长辈述说自己的'“根”在何处,以使子孙世代不忘其根,永世牢记祖先。除了祭拜祖先外,还供奉井头、灶头、地头,俗信这几个地方都有“神”,给“神”几碗冬节圆吃,能够起到保佑家庭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对此,清代重修的台湾《凤山县志》中记载:“冬至家作米丸,祀祖先,礼神毕,卑幼贺尊长者,节略如元旦。”《台湾民间信仰小百科?节庆卷》中也有记载:“台湾人的冬至节俗,重要的包括吃汤圆添岁以及祭祀祖祠等等……”

  大人小孩起床后早餐就是吃冬节圆,说来有趣,我国大多数地区民间计岁都以春节为准,而闽南、台湾民间却以吃冬节圆为准,故有民谚“吃了冬节圆添一岁”。所以,就连婴儿也要象征性地给他们舔舔甜汤圆,喂喂圆仔汤,似乎人间甜味如何便由此可知。对于远离家门或因条件限制不能赶回家的亲人,其家属还得给他们晒留米浆,等到他们回来时,全家人共搓团圆庆团圆,谓之“补岁”。

  冬至谚语

  1、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意思是说冬至后,可以“猫冬”;清明节后,接着干活);

  2、干冬节,湿节兜;湿冬节,干年兜”(冬至时分不下雨,春节期间肯定有雨);

  3、冬至百日六清明(冬至106天后是清明,提醒人们不忘备耕);

  4、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

  5、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

  冬至禁忌

  老一辈传下来的禁忌:冬至包汤圆不能数数,不然脸上会有汤圆印。

【东山的冬至习俗和禁忌】相关文章:

1.过小年的习俗和禁忌

2.立夏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3.冬至上坟的讲究和禁忌

4.冬至养生禁忌

5.南方冬至习俗

6.冬至的习俗

7.各地冬至习俗

8.各地冬至的习俗

9.冬至的习俗

上一篇:冬至六大禁忌下一篇:冬至进补的七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