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2020-05-21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1

  摘要:本文是关于农村脱贫致富,以肥西县枣林村为例,对枣林村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合新农村的贯彻要求,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枣林村 脱贫致富 新农村 科技

  自1978年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实行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用“翻天覆”地这个成语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目前中国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农业也渐渐的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尽管在市场的引导下经济的发展形势良好,可是农村的现状仍是绝对贫困与相对富足。现对肥西县枣林村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

一、肥西县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与方针

  肥西县新农村建设于20xx年8月在全省率先启动,并明确了“三大区域、三种路径、三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两镇领先、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全面启动”的“221”工程。本县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大力实施“两镇领先、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全面启动”的“221”工程,建设具有肥西特色的农村新社区。本县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在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农村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事业显著进步,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城乡关系发生积极变化。同时,我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持续增收仍然比较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新的理念和思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肥西县枣林村的基本概况

  (一)肥西县的地理位置

  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省会合肥西南,地跨江淮流域之间,临肥水之南,滨巢湖西岸,是安徽省经济强县之一,区位优越,历史悠久。但是在肥西县成功跻身于全国百强县的同时,仍有像枣林村这样的乡镇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经济建设,来适应全县的发展,力求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要求。

  (二)枣林村目前的特色

  1.发展思路

  村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积极引导和发展特色、生态、绿色农业,使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如在肥西县频频兴起的‘农家乐’。

  2.村委会的领导

  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坚持农业向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方向经营,利用农业优势,大力招商引资。例如:随着“肥西老母鸡”集团的产业化经营,在该地兴起了养鸡热,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养鸡专业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三、针对肥西县枣林村的现状,我的思考

  (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应该弘扬“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村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在农村的农业科技指导,向村民及时的提供专家的意见,使农业迈向现代化,逐步实现科技化。例如本村中枣林小学的兴建,在村中对于提高全村村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村干部的工作态度

  树立村干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农业基础工程建设,给广大村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便利的设施条件。如:兴建适合本村天气、土地的灌溉工程,随着新农村的发展而发展一批优秀的村村通工程。此外应在村中补修公路,或者进一步的修建新的公路,便于同邻近乡村的联系。还应加强对农村基本农田的保护,对于在村中辛勤劳作的村民可予以适当的补助,提高其生产积极性。

  (三)计划生育

  应普及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减少农村家庭由于超生,多生而带来的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兴办福利院,使社会福利得以完善,增加对农村中生活难以扶持的贫困人员的社会救济。此外,在农业遇到自然灾害时应积极部署抗灾工作,发放农业补贴。

  (四) 剩余劳动力

  合理调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到外地进行再就业,学习外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其中大部分农民工打工获得的工资可用于农村的再生产和日常消费,从而带动村中的经济发展。还支持一些农民迈出国门,出国务工和经商,在村委会的领导下,使本村上下一心,使农业逐步向商业化发展的道路迈进。

四、从枣林村发展可以看出农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前进动力

  枣林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人力因素方面的考虑,主要是村委会的村干部,还有积极响应号召的村民,从战略因素方面的考虑,则主要有迅速发展的科技,优秀的专家指导,当然还有知识水平逐步提高的村民。“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的基本问题始终围绕在我们这个人口基数过大的13亿国家中。如果要使我们国家达到共同富裕的最高目标,我们必须使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枣林村的这种脱贫致富的政策和方法,完全可以引以为鉴,并结合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土地利用方式,最终使还处在小康水平线以下的农村地区实现基本富裕的目标。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2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布置下,我利用暑假时间在xx省xxxx县进行了一次以陕西贫困农村致贫原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这次活动从7月15日至8月15日,历时1个月。在这次为期1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调查走访的形式,对自己所居住的农村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锻炼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将此次社会实践与调查活动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和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贫富差距扩大,农村发展相对缓慢的现状。我国城乡差距拉大,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在农村发展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至今仍存在贫困县及贫困家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处理好农村的发展问题,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年生活水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目的

  通过开展这次对关于贫困农村致贫原因调查的社会实践,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生活现状,增强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调查中总结农村致贫原因,探求农村脱贫致富的方法与对策。

三.调查时间与方式

  此次关于贫困农村致贫原因的社会实践从7月15日至8月15日,历时一个月。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以座谈的形式向调查对象询问家庭基本情况及对农村脱贫致富的看法和建议。

四.农村致贫原因调查结果

  (一)文化素质偏低

  由于种种原因,在农村,很多农民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较低,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观念保守,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接受先进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较差,不能及时有效的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疾病

  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托,对不能在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首先是这个家庭的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次是家庭成员的心理受到严重冲击,要抽出人手专门伺候。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缺乏劳动力

  现在农村年轻人大多选择在外打工,很少在家,家庭中壮年劳动力缺乏,加之老人年老体弱,无法从事生产劳动,没有经济收入,造成老人生活来源无保障,生活非常困难。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力的人,不仅对家庭收入没有贡献,反而还会增大家庭支出,带来更大的负担,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

  (四)供养子女读书

  在农村,许多家庭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出路,供养子女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家中往往收入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为主。子女上学时的各项高额费用增加了家庭支出,给这类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生活负担。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的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

  (五)缺少资金和项目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有些贫困家庭有开展养殖或其他脱贫致富的想法与计划,但由于家庭贫困,缺乏资金支持,想法或计划难以实施。另外信息不畅导致农民缺乏科技信息和致富信息,缺乏脱贫致富的项目。缺少脱贫的项目和资金,导致农户生产生活停留在原来的水平,难以提高。

  (六)缺乏科学技术

  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网络等先进,快捷,信息量大的传媒方式几乎没有,报刊等平面媒体也不普及和发达,仅有电视等相对传统的传播媒体,这就造成了媒体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先天不足的问题。信息不畅,农民严重缺乏科技信息,加上政府对农民生产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民种植,养殖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导致难以增产增收。信息的不畅使农民难以把握市场的发展动态和需要,在选择农作物品种,种植方法以及调整产品结构等环节出现盲目性,出现扎堆现象,导致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出现丰年不丰收的现象。

  (七)自然灾害

  蓝田县属于季风性大陆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时常会发生旱灾和洪涝灾害。蓝田县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不配套,排涝和灌溉功能不全,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处在一种“靠天养”“听天命”的状态。旱灾及洪涝灾害给农作物带来了巨大损失。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若遇天灾,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动物疾病等,就可能造成导致收入减少,造成生活困难。

  (八)扶贫资金不足

  现在,多数县乡把经济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上,专注于那些经济效益好,见效快,能够给财政带来收入的项目上。扶贫项目见效较慢,所以投入到扶贫上的资金很少,所占比重不大。有些县乡两级财政比较困难,由于财力不足,扶贫资金投入甚微,甚至根本没有投入,使脱贫工作进展缓慢,使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进一步加大。

  (九)物价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销售的成本上升,加上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导致物价不断上涨。不断上涨的物价增加了家庭生活支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成本,带来了生活的负担和压力。

  (十)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部分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党员干部捐物捐资的情况下,认为政府的帮扶是应该的,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严重的懒惰依赖的思想,有困难找政府变成了他们的理所当然,因此,缺乏自力更生的动力和决心。

五.意见及建议

  (一)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为龙头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种养林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乡镇应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引进新项目,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平台。

  (二)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教育从小孩子抓起,减少新一代文盲。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两项实用技术及操作技能。农村的信息来源简单缺乏,在这个方面各个对口部门应主动进入农村农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理论指导,传授技巧方法。建立扶贫培训基地,狠抓劳务输出培训,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和寻求就业门路创造条件,通过培训基地源源不断的将他们推荐到省内外企业务工,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同时加快农业实用科技推广应用步伐,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防范洪涝及干旱灾害的能力。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应加强道路水利等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便利与外界的交流和发展,加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使农产品产的出,同时能运的出,也能够将本地区缺少的资源运进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四)建立长效的社会农村保障体制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围,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三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辍学救助机制,切实解决贫困适龄儿童的辍学问题。如: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免收在城镇务工的贫困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在筹集的扶贫发展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资助辍学的贫困生复学,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四是要尽快建立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使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在为家庭和当地创造财富的同时,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

  (五)建立扶贫信贷制度

  当前农村贫困农户的资金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放贷难同时存在。对于有劳动力有项目但缺资金的贫困农户来说,如果能得到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然后用在养殖或其他项目上,就有可能通过这些经营尽快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所以政府及信贷部门应该制定相关优惠便利的政策对部分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无资金的问题,为其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六)增加扶贫专用资金 一是建议县委,人大,政府在审定财政分配方案时,从财政中划出适当份额作为全县扶贫基金使用,建立扶贫发展基金专户帮助重点贫困人口脱贫。二是每年从预算外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扶贫发展基金专户,作为扶贫资金使用。三是实行非农经济反哺农业经济的办法,可按非农企业营业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七)加强卫生防预宣传及建设工作 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所的设立和管理。充分发挥乡镇农村诊所作用,向农民加强宣传,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就医习惯,宣传农村合作医疗的方针和政策,让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国家相关部门应扩大病种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也可根据医疗费用的多少进行救助,减少农民看病的费用,减轻负担。

  (八)控制物价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政府应采取有效地宏观调控政策,稳定市场,依法打击查处哄抬物价,私自涨价等违法行为,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及不合理上涨,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合法权利。使农民不因物价的过快上涨而增加家庭负担,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

六.感悟与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收获很多,一方面通过这次实践,我走入了社会,走进了农村,了解了社会现实和农村现在的发展以及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贴近了生活,开拓了视野,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学习,充实了自我。培养锻炼了自己的`才干,同时提高并树立了服务社会的思想。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有些知识还很匮乏,生活经验不足,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加强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很短,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使自己接触了解社会,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让我明白了学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经历在社会上生存的困难,就越能增强自身的危机意识,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生存能力,有利于自身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农调网,贫困山区农村致贫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20xx,12,08

  [2] 罗骏和,武宣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分析及对策

  [3] 老区贫困乡村致贫原因的调查与思考,《红土地》,20xx年第4期

  [4] 张庆宁 刘姝,固源县农村脱贫状况及脱贫对策研究,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上一篇:我们周围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下一篇:教育实习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