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调查报告(8)

2018-07-21调查报告

  七、超自然能力--我们准备好了吗?

  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的科幻小说,许多都拍成了电影。著名的如《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重返中世纪》(Timeline)等,皆有同名电影。克莱顿1987年出版的科幻小说《球》也有同名电影,中文片名译成《深海圆疑》(Sphere, 1998),则涉及了一个更为玄远的主题--今天,人类能不能“消受”某些超自然的能力?

  太平洋的深海水下,发现了一艘来历不明的外星文明的宇宙飞船,飞船是在约300年前坠落在地球上的。美国军方和有关各方当然对此大感兴趣,“半个太平洋舰队”都集中到了这片海域。考察队进入飞船后,怪事频出:剧毒海蛇的袭击、莫名其妙的火灾、队员的谎言等等,考察队员们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幸存下来三个人,他们终于将怀疑的目光集中到了飞船中一件物体上--神秘的大球。那球没门没缝,没把手,没文字,只有表面上那闪烁不定的金色波纹,似乎暗示着它是有生命的。三位幸存者都曾经有意无意进入过这只神秘的大球,只是无意进入的似乎会忘记,有意进入的似乎想隐瞒。而不管怎么样,只要进入过这只神秘的大球的人,就获得了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可以梦想成真!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海蛇、火灾等等,都是他们心中的恐惧或梦境造成的。但是这种“梦想成真”是真实的--火灾真的能烧毁仪器设备,海蛇真的能咬死人!

  所谓“超自然的能力”,也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概念。今天的科技奇迹,往往就是昨天幻想中的超自然能力;而今天地球人类心目中的某种超自然能力,可能就是昨天外星智慧生物的科技成就。克莱顿在《深海圆疑》中借神秘金球的故事,表明对某些未来可能的科技成就,今天的人类是无法消受的,因为我们还未准备好。

  在这个主题上,还可以提到幻想影片《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2002),这是一个未来世界的“诛心”故事。故事的场景被想象在公元2054年的华盛顿特区,在那里“谋杀”这种事情已经彻底消失--因为犯罪已经可以预知,而罪犯们在实施犯罪之前就会受到惩罚。司法部有专职的“预防犯罪小组”,负责侦破所有犯罪的动机。这一切由拥有超自然能力的“预测者”负责解析,然后构成定罪的证据。在这样的制度下,公众也就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了,因为一切言行都在有关机构的监控之中。

  在某人实施犯罪之前,仅仅因为某些拥有超自然能力的人判定他思想上有犯罪动机,就对他进行制止和惩罚,这种做法虽然从理论上说不无道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实施了犯罪,才可以据此认定犯罪事实;而犯罪动机则是思想上的事情,没有事实可以被认定,因此就需要“预测者”之类的人或机器来“解读”,这种解读必然导致歧义、误读、武断……等等问题(有如《水浒》中黄文炳对宋江题在浔阳楼上的“反诗”的解读),据此定罪不可能是公正的。

  另一种重要的超自然能力是“预知未来”。这个概念不仅是理论物理学上非常玄虚的一章,而且会导致深刻的哲学问题。预知未来与时空旅行、多世界等理论都有联系。简单地说,如果你能够到未来时空转一圈,那么一旦你回到现在,就自然成为一个知道未来的人,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先知或预言家。这不妨以吴宇森的影片《记忆裂痕》(Paycheck,又译作《致命报酬》,2003)为例。

  影片中,电脑天才詹宁斯在工作中看到了未来--包括核灾难。他认为那台能预见未来的机器是邪恶的,他指控说:“预测就象创造了一个人人都逃不掉的瘟疫,不论预测什么事,我们就会让它发生。”例证是,万莱康公司的机器预测会有战争,总统(没有说是哪一国的)就决定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结果战争就真的来了。所以詹宁斯断言:“如果让人们预见未来,那么他们就没有未来;去除了未知性,就等于拿走了希望。”

  虽然好莱坞幻想影片中对超自然能力作正面描述的作品也有不少,比如《超人》之类,但那类作品一般都没有什么思想,而往往是探讨超自然能力带来的问题,才能为影片带来足够的思想深度。这方面影片《飞向太空》(Solaris,2002)还有些意思,想象了人与已故亲人之间进行精神沟通的可能性。[8]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电影市场调查报告下一篇:中国科幻旅游产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