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城市空气污染调查(2)

2018-07-28调查报告

  困境:解救被围困之城

  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导致北京、沈阳和成都污染困境的原因各不相同。辽宁的经济发展倚重于重工业,其煤炭和柴油消耗量与成渝地区相近,高于其他3座城市所在区域。此外,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燃煤供暖使得沈阳冬季的空气质量雪上加霜。

  与此相反,在这五座城市所在的区域中,成渝地区的各项能源消耗指标均处在较为靠后的位置,然而,成都仍长期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导致这一局面的是成都的先天劣势——地形条件。四川盆地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大巴山等高山环绕而成,因此盆地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

  相比之下,北京所面临的空气问题更加复杂而严峻,这里几乎聚集了所有不利条件:北京所处的华北平原北靠燕山、西邻太行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其次,华北地区的单位能源消耗量仅次于长三角地区,并且拥有大量重工业产业;此外,这项研究显示,北京具有十分显著的供暖效应,这项因素共同导致了北京的高PM2.5浓度。

  在陈松蹊看来,目前华北平原的空气污染状况本不应该如此严重。本世纪初,在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后,首钢集团被搬迁至河北唐山。包括首钢在内,河北聚集了大量由首都迁来的重工业企业。管理者试图借此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但是,“这些搬迁措施是缺乏远见的,”陈松蹊说,“在进行规划时,规划者没有考虑到污染物在华北平原半封闭地形中的积累。”最终的结果是,不仅北京的PM2.5浓度居高不下,华北平原更是成为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基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同的能源消耗和工业活动承载的上限,”陈松蹊说,“在进行投资、布局时,都应该考虑并尊重各地的承载上限。例如在华北平原,其地理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应尽量避免布局高排放的重工业。”

上一篇:农村水污染调查报告下一篇:列那狐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