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工作汇报(2)

2018-07-20工作汇报

  法治建设工作汇报2:

  我县现有16个乡镇和1个经开区,918个村(社区),人口92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从2010年开始,我县全面启动 “法治双峰”创建工作,突出抓住四个重点,努力营造法治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我县荣获首批“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是全市唯一的省级“法治示范县”,2014年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县。

  一、做法和成效

  (一)以规范程序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营造法治环境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双峰”创建工作,研究制定了《双峰县法治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双峰县法治县创建活动考核细则》,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在全县形成了法治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我县完善了政府重大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查询制度和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论证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近年来,县政府行政审批收费事项进行了削减,对各种评比、达标考核项目进行了精简,平均办理时限压缩到4.8天。

  二是健全法律咨询制度,推进依法决策。出台了《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建立健全了调查制度、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社会旁听者制度和听证制度、决策监督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六项制度;开展了“依法决策示范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组建了法律顾问团,在部分县直单位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有力促进了政府部门依法决策。

  三是强化法治监督体系,推进司法公正。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开通了投诉电话,并在《双峰电视台》和进行了公布。审判机关制定了十项审判操作规程,规范了民(商)事、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行为,案件审结率达到96.3%;检察机关制定了《办理贪污贿赂案件规程》和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若干规定;公安机关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了十项工作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进一步明确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办理、司法鉴定等环节的执法程序,着力维护公平正义。

  (二)以宣传教育为重点,创新工作方式,着力提升法制意识

  一是突出普法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建立和完善了各级党委(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县委党校、行政学院都把法制教育纳入各类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程,县委中心学习组每年学法不少于2次,每年都举办2期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法制培训班。在国家公务员的基础上增加教师、医护人员和村(社区)干部为学法用法考试对象,参训参考人数达到了10000多人,考试成绩作为干部奖惩和评定职称的依据。同时,突出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做到了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构建起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新机制。如县城北学校以“法治学校”创建活动为平台,建立了青少年禁毒基地,使青少年在思想上构建了远离毒品、有效防范的“防火墙”。

  二是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在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地段设立了永久性宣传牌107块,制作高标准法制宣传栏84个,打造集群众休闲、娱乐、学法为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16个。2014年4月份,我县深入开展“法制宣传进基层,部门联动大普法”活动,整合20个职能部门的力量组建普法讲师团,开展“送法律下乡”活动,在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巡回演讲50多场,参学人员达10000余人,在法制宣传日、便民服务活动日、宣传周和宣传月集中开展巡回法制宣传活动10多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50余次,接待咨询群众2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书籍和公开信100多万份。同时,县电视台开设了《政法天地》、《平安双峰》专栏,开通了网上公安局和司法网页,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曝光典型案例,扩大宣传面。

  三是打造普法基地。在村一级探索建立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工作站,在中小学建立 “留守学生之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互动,经常性开展各种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锁石镇采取“一帮一结对”的办法,在38个村建立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工作站,在15所中小学建立 “留守学生之家”,一些性格孤僻、行为怪癖的学生得到了有效矫正。加快建设农家法律书屋,全县已创建农家法律书屋50多家,为农民提供了学法的场所。

  (三)以优化环境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治理企业周边环境。对重点项目、企业实行全程帮扶和全方位服务,把法制宣传和依法打击进行有机结合起来,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行阻工等行为,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4年共排查涉及“三强”的问题120个,由相关部门查处刑事案件10件,调处治安事件20起。

  二是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完善“三调联动”机制,重点抓好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2014年1-9月,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227件,受理调解7207件,调解成功7207件,为人民群众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1亿元。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宣传造势,营造打击短信诈骗和制贩假证违法犯罪的舆论氛围,加快推进“诚信双峰”建设。2014年共出动法制宣传车20台,发放公开信30多万份,悬挂宣传横幅10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4000多条,开办法制讲座10多场次,形成了打击短信诈骗和制贩假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四)以关注民生为重点,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法律服务

  加快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强基层法制建设。全面推进 “民主法治示范村”和“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全县已有11个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个村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1个村被命名为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依法办事示范窗口”达到了24个。二是推进依法信访。在县信访局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选派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执业律师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引导上访群众依法解决问题。全县有20多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直接参与信访法律援助工作,促进了一大批疑难信访问题的解决。三是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全面落实“法律援助暖民心工程”,开通法律援助便民绿色通道,妥善处理民工维权案件、民工集体追讨工资、妇女儿童维权等案件。近两年,法律援助部门每年接待来访群众30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2000多件次,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近300件,为农民工挽回损失1000多万元。同时,着力提升公证质量,规范司法鉴定,为重点项目建设、合同履行等经济活动保驾护航。

  二、问题和困难

  (一)法治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各级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及整个工作推进不平衡,总体来说乡镇比县直单位要重视,县管单位比省市管单位要重视。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都是各部门单独组织,没有在全县形成浓厚的氛围。

  (二)法治建设的合力不够强。相关职能部门力度不够,主要是县依法治县办几个同志单打独斗,需要的时候他们临时参与进来;

  (三)法治建设的措施不够硬。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个别单位的一把手没有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法治建设的成功与否,对干部的升迁、提拔没有影响,对单位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四)法治建设的保障不够足。特别是经费保障上比较欠缺,虽然县财政每年解决了8万元的工作经费,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各项活动的开展。

  三、下步工作

  (一)继续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协调组织部门建立领导干部述法考评机制,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范畴,“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协调公务员管理部门,将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情况作为其年度考核的必要依据。

  (二)突出加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抓好县委中心组学法,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科级领导班子成员法制培训班。进一步推广、完善、创新无纸化普法系统,探索建立多功能信息化普法平台。

  (三)突出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重点落实去年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全国普法办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协调县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坚持开展全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

  (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进基层,部门联动大普法”活动。以“送法下乡”服务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暨全省社区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为平台,做好城乡基层“两委”干部、外出农民工、社区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配合“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的开展,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

  (五)打造县城法治文化长廊。按照省里的普法“十百千万”活动精神,在县城新区扶持打造一个高规格的法治文化长廊,组织开展17场村支(社区)二委干部法制讲座,联合培训100名农村普法专干,发展建立1000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

  (六)推进各类法治阵地建设。推动每个村、居委会、社区建设一个法制宣传图书架(角)、一个法制宣传长廊或橱窗、一个法制宣传电子屏或广告牌。

上一篇:深化改革工作汇报下一篇:老年体育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