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旱工作汇报(2)

2018-07-21工作汇报

  防汛防旱工作汇报二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一城三地”建设,保障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防汛防旱工作意义重大。2008年我县防汛防旱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防汛防旱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的工作目标,经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减少洪涝台旱灾害损失,圆满完成了今年各项防汛防旱工作任务。现将今年防汛防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 汛情、台情和灾情

  2008年我县汛情较为平稳,汛期内除6月份梅雨期的连续降雨外,没有发生较大的灾情,现将今年汛期基本情况进行回顾。

  1、汛情。今年汛期全县降雨量创十年历史以来最高记录,达到1133.4毫米(历年803.5毫米),降雨天数81天(历年77天),降雨主要集中在入梅后的6月份,受梅雨带的影响出现连续降雨,这个月降雨总量达372.2毫米,占汛期总雨量的32.8%,10月份降雨量最少,为64.3毫米。今年汛期最高水位为于城站4.06米(吴凇)。梅汛期27天,其中雨日为18天,总降雨量为357.1毫米,水位普遍较高,基本在3.20米左右。

  2、台情。汛期靠近我省东南沿海且我县作出防御的台风有4个,分别为7号(海鸥)、8号(凤凰)、13号(森拉克)、15号(蔷薇)。分析今年的台风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台风生成个数偏少。汛期共有17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21.6个)偏少,直接登陆我省的个数更是为零,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空台”现象。二、台风强度强。今年影响的几个台风中,“海鸥”登陆强度为台风,“凤凰”、“森拉克”为强台风,“蔷薇”为超强台风(登陆台湾时),登陆时达到台风以上强度的个数较常年同期(2.5个)明显偏多。三、秋季台风活跃。今年秋季以来(9月1日至10月15日),共有5个台风生成,2个影响我省,秋季以来登陆影响台风较常年同期(平均1.63个)明显偏多。四、台风持续时间长。“海鸥”和“森拉克”从生成到气象台停止编号,均持续了十多天,受其影响,给我省沿海一带带来了长时间的大风和降雨过程。

  3、灾情。今年全县没有因台、涝灾害而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梅汛期的洪涝灾害给我县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今年6月8日我县入梅后,受梅雨带影响,出现了连续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雨量大,上游来水下泄,对我县工农业生产、水利工程设施、城区街道、居民生活等造成巨大影响。具体灾情信息统计:全县10个镇(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5.63万人次,倒塌房屋5间,城区局部严重积水,农村低洼区域农田受到淹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7783.8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5557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4970公顷,水产养殖受灾面积440公顷;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1461万元:停产企业161家,毁坏路面3.05公里;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85万元:损坏堤防68处、长度18.06公里,护岸48处等。

  二、防汛防旱工作

  我县今年度汛总体上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因灾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一方面与我县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各项防汛防旱准备工作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县防御部署到位,抢险措施得力分不开。

  (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

  1、开展防汛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我县汛前大检查从二月中下旬着手部署,下发检查文件,各镇(区)开展自查,在此基础上,县防指分4个检查小组对各个镇(区)、围垦工程及城防工程进行了实地检查,到三月上旬结束。从检查情况来看,总体良好,但也反映出一些不足和问题,对此,在汇总各检查组的意见之后,以书面的形式向县政府作了报告。与此同时,各级领导也高度重视,在汛前及汛期间,省、市、县等多位领导先后对我县防汛工作进行督查指导,提出意见和要求。

  2、健全防汛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在汛前,及时调整了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新增新居民事务局为成员单位。并于4月17日召开08年度全县防汛防旱工作会议,简要总结去年的工作,研究分析今年的防汛防旱形势,安排部署防汛防旱任务,全面落实各项准备措施。为进一步明确防汛责任,在会上,县政府与各镇(区)签订了08年度防汛防旱工作责任书。

  3、完善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演练。在前几年编制了有关防汛防台预案的基础上,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在汛前出台了县防指的《防汛防台工作应急方案》,保证了人员组织分工明确,高效、有序地做好防汛防台工作。同时,全县各镇(区)也针对今年基层村干部换届选举和其它变动情况,对各自区域的应急预案作了重新修订。为全面检验我县防汛防台工作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各级部门的抗灾救灾组织指挥及综合协调能力,县防指于7月14日举行了XX县防御超强台风演练,本次演练以模拟第8号超强台风“海燕”正面登陆我县为背景展开,共设12场模拟场景,按台风影响时间和“防、避、抢、救”的不同时段循序渐进,逐步实施,整个演练过程历时1个小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4、储足防汛物资,加强规范管理。为做好今年防汛物资的储备与管理,确保在第一时间里拿得出用得上,对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做了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新增一批防汛抢险物资,清扫整理防汛仓库,按物资品种、新旧程度作了归类存放;二是首次尝试“委托储备”机制,与供销社、石料厂等代储点签定有关协议,发放储备点告示板,解决了木材、块石等大宗物资储备保管难、资金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三是与电信部门签订汛期通讯保障协议,提供通讯中断时卫星电话的应急保障,确保防汛指挥、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5、开通信息平台,建成会商系统。我县水利防汛信息系统平台经过设计、开发、试运行等阶段,至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于5月下旬顺利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至今运行情况良好。该平台能对水雨情、工情等多种信息进行相关分析和管理,做出综合评价,同时发布更新各类动态文稿,使水利政务和防汛公文进一步公开透明化。为了提高我县防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各镇(区)防汛防台信息的沟通联系,在去年完成沿海4个镇(区)视频会商系统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其余6个镇(区)的建设。至此在全县8镇2区全面建成防汛视频会商系统,也使我县成为嘉兴地区首个率先将会商系统延伸至镇(区)的县(市),实现了市——县——镇三级连网。

  6、多措逐步实施,开展基层建设。根据浙防汛《关于加强基层防汛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县自身实际,于今年汛后开展实施了基层防汛能力建设,要求各镇(区)对照标准,逐条落实,通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加强我县基层防汛能力,提高基层防汛体系整体水平。

  7、加强防汛值班,完善制度管理。入汛后,水利防汛部门和各镇(区)加强防汛昼夜值班,保持通讯畅通,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及时做好汛情的上传下达。在此同时,防汛短信、传真群发网络系统积极发挥作用,播发各类紧急和宣传信息。为规范当前防汛中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完善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建设,并将这些制度张贴上墙或编入防汛手册中,印发给防指成员单位、各镇(区)及防汛责任人等。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防台救灾。

  今年汛期虽受连续降雨侵袭,也受台风活动外围影响,但由于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众支持,最终顺利完成了全年度的防汛防台任务,实现了安全度汛。

  我县自6月8日入梅以来,出现了连续暴雨天气,7日至12日平均雨量达204.0毫米,10日至11日雨量144.0毫米,更是为有记录以来(1964年至今),梅汛期单日降雨量最多的一次。11日7时,于城水位达4.03米、南台头闸水位达4.12米、长山闸水位达4.02米,均超危急水位,城区内河水位也大大超过警戒水位。

  受暴雨影响和上游洪水的涌入,我县长时间处于高水位,内陆各圩区XX县城局部地区频频告急,多处受淹,防汛形势严峻。嘉兴南排工程、县城防工程、各镇(区)圩区设施全力启动排涝,有效地控制了水位的持续上涨。

  县防指高度重视梅汛期的防汛工作,县防指总指挥、副县长黄江莺就安全度汛工作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防御准备,下发通知,及时启动防汛四级预警响应。指挥部内24小时坚守岗位进行现场办公,并派出多支督查协调组到各镇(区)、各重点水利工程,检查指导防汛工作的准备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各级各部门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责任人迅速进岗到位,安排落实抢险救灾工作。

  12日下午,沈晓红县长对当前及下一阶段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13日下午,沈晓红县长率水利局、教育局、武原镇政府等有关单位负责人,深入一线检查梅汛期防汛工作,听取情况汇报,了解核实灾情,部署指导防汛抗灾。

  今年台汛期,第7、8、13、15号台风先后侵袭我省,受外围影响,我县也出现了明显的强风降雨过程。我县防台工作在县防指的统一决策指挥下,坚持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每次台风的防御中,县防指及时召开紧急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台工作会议精神,具体部署防台工作。各级各部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加强值班,保持通讯畅通,根据职责分工部署防范重点,落实各项防台措施。及时通知出海船只回港避风,转移海上船只人员、沿海建筑工地、工棚、危房等危险地带人员。加强对排涝设施检查,做好预排、抢排的启用准备。

  由于准备充分,防范到位,几次台风都未对我县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经济损失,取得了防台工作的巨大胜利。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看到2008年防汛防旱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海塘防御能力有所削弱。由于建设水平、地面历史沉降、车辆超载行驶等原因,我县一线海塘防御标准在降低。同时,澉浦长山围堤的20年一遇防御标准过低,以及林龙港口、东方船厂的建设使自然山体屏障被破坏,从而形成了多道防潮薄弱点。

  2、城防、圩区工程防汛压力大。我县外河水位经常处于较高水位,加上近年来地面沉降严重,使得低洼农田在非台汛影响期也有受淹的情况,如果汛期有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洪水下泄涌入,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将受到影响,大大增加我县的防汛压力。

  3、转移安置点存在安全隐患。我县城乡所建民房的框架结构只占少数,大多为抗风能力不高的混砖结构。被确立的各镇(区)集中转移安置点,也存在着数量少,未经过安全鉴定、没有向社会公告等现象。

  4、尚未建立安全的避风港。到目前我县尚没有专门的避风港,给船只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问题。同时我县海上紧急救援能力不足,也给船只和人员发生险情时实施抢救带来很大的难度。

  5、物资储备不足,专业抢险队伍匮乏。目前我县的防汛物资储备对照省级定额标准,仍存在着品种不齐,数量较少,覆盖面较窄的现象,在处置各类险情方面也缺乏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这对于人员救援、工程抢险等应急工作的支持相当有限。

  6、圩区工程管理体制急需改革。“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突出,启动运行成本费用偏高,对基层财政的经济负担重,个别村因考虑运行成本,该启动防汛设施时不启动,群众引起不满,造成工作被动。

  7、水利工程设施被盗现象严重。由于排涝机站远离村庄农户、基层日常管理不到位、设备贩卖价格高、周边县(市)均已安装防盗装置等多种原因,导致我县当前机电排涝设施成为某些盗窃人员的作案目标,偷盗现象时发生。

  对策措施:

  1、紧紧围绕“强塘固房”工作的总体部署,实施防洪封闭线建设,提高海塘防洪标准;继续做好对海塘的沉降观测,掌握沉降情况;加强对围垦、海塘的全面检查,确保工程安全。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对城防、圩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抓紧对城防管理人员、职责、制度建设的落实到位;对现有防洪标准存在隐患的圩堤加高加固,加快对有关圩区工程的设计建设,尽早发挥排涝减灾作用。

  3、按照《县防御洪涝台灾害人员避险转移办法》规定,要求有关责任单位对现有安置点进行摸底调查,评估鉴定房屋质量与抗风能力,并建设改造公共集中安置点。

  4、增加防汛物资储备数量和品种,对于在防汛中已消耗减少的物资,要及时补齐入库,备足到位,并结合海盐本地的防御重点,有针对性,有条件地储备常用防汛物资器材。

  5、加强圩区工程管理体制建设,通过政策制订出台,建立合适的财政补助机制,能够较好地解决泵站日常运行、管理经费等实际问题,使泵站可持续运行能落到实处。

  6、积极做好与嘉兴南排的协调沟通,在台风、强降雨影响到来前提前进行水位预排,尽可能地减少降雨给我县带来的灾害损失,并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议降低南排开闸泄洪的水位标准,缓解我县目前严峻的防汛压力。

  7、大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盗工作,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联合各有关单位,组织力量加大打击力度,切实制止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从人防、技防入手,做好设施防盗、防破坏的长期防范工作。

  四、明年工作思路及建议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坚持防汛防台抗旱并重,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着力提升防汛防台抗旱综合能力,依法、科学、规范、高效处置洪涝台旱灾害,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继续做好防御洪涝台旱各项准备工作。明确组织领导,完善工作责任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和内容;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整改,确保各项度汛措施落到实处;强化防汛值班,做好信息收集、报送和预警,掌握防汛抗灾全面动态;科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物资队伍准备,加强防汛防台预案的修订和演练,研究人员船只的避险管理。

  2、全面推进基层防汛能力建设。以各镇(区)为单位,进行基层防汛防台工作标准化建设管理,对照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各镇(区)成立专门的防汛防旱办事机构,落实办公场所、配备专兼职人员和设施,完善防汛责任制体系,推进防汛预警和信息化建设,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等,通过动员准备、建设实施、完善提高、总结验收等四个阶段,最终实现全面建成。

  3、抓好防汛指挥系统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水利防汛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会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使其在日常的防汛防旱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为防汛防旱决策指挥提供可靠的依据。

  4、以大局为重,发扬风格保安全。坚持防汛防台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发,从最不利的情况着手,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精神,坚守防汛防台第一线,沉着应战,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上一篇:2017最新调查报告书写格式下一篇:老干部工作汇报(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