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计划集锦六篇
光阴如水,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作计划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计划 篇1
20xx年和平小学师友会工作计划
经过一个假期的思索,本学期的师友会学习活动准备做如下安排。
一、改变学习方式。本学期采用小组汇报的学习方式。每组选出四名教师。首先各组选出朗读比较好的老师范读经典。引领全校老师吟诵。叶圣陶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和理法的讨究,单在应吟诵上下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和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二、各组要有一名教师对经典中的关键字、疑难字进行解读。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明白字义,研究字义之学,传统称为“训诂学”。文字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由于社会和各种事物也都在发展,有些字的字义也在不断变化。虽然许多字的字义仍还保存至今,但有的字原有的字义已没有了,而又产生了新的字义。同样是一个字,古今的解释根本不同,例如:“亡”字,上古作为“逃亡”讲。而今天的“亡”字作为“死亡”讲。
提高文言文水平,需要老老实实从认识汉字起步。形、音、义是汉字的三要素,“音生于义,义著于形”,只有从审形入手,把形、音、义结合起来,才能掌握汉字的真谛。准确理解的汉字有多少,体现出你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七十多年前的时候,鲁迅先生说:方块汉字“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是策的利器”。所以“中国等于并没有文字,待到拉丁化的提议出现,这才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紧要关键”,“如果不想大家来给旧文字做牺牲,就得牺牲掉旧文字”。
中国近代史上的虚弱造就了国人对自己传统(包括文化)的不自信,纵使是鲁迅胡适之辈,也不能免俗。
第三:要有一位教师对经典原文进行解读。解读的要求是经典与案例相结合。在解读经典的过程中,讲出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讲出经典对自己的人生和教育的启发。讲出自己教育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解读之后,将自己解读的内容整理成一篇文章,写作的要求是叙述中夹以说明和感悟。
四、个组根据本组解读的内容创作毛笔书法作品。四个人以下的小组包括四个人至少创作一幅作品。四个人以上的小组至少创作两幅毛笔书法作品。
此次学习活动及要求与领导和部分教师多次,虽然已经降低了标准,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能不能完成呢?
20xx年四月份,我们在学习和背诵《学记》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在学习《学记》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我们会想办法解决。我们期盼了许久,本学期终于开花了。有位老师本学期向我们提出了问题。《学记》里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我们已经失去了学习经典的好时机,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经典诵读,医心的最佳方剂
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人的心理疾患呈上升趋势,有些人的心理疾患长期得不到缓解,淤积心中日久,就染上了心脏病、癌症等病症,有的人因此会用自杀等消极的方式来解脱。如果我们能够在人群中大力提倡经典诵读,则可使许多心因性的疾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中国古代《韩诗外传》中有一个名叫闵子骞的,此人功利心强,贪图名声,几多忧闷,烦躁抑郁,终年如此,积癖成疾,诵读圣人孔子的《论语》之后,所积心病与身体的“瘙痒”一并被祛除无余。《三国演义》一书中还有一则“读书祛头风”的故事,曹操读了陈琳所写讨曹檄文,霎时惊出一身冷汗,久遭困扰的头风病因此“痊愈”了。《唐诗纪事》中记载,有人居然因为读杜甫的诗而治好了疟疾
许多时候,我们身体稍稍感觉不舒适,就把希望寄予求医求药或者用保健品进行相应的大补上,岂不知,现代社会70%%的疾病都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而这些疾病打针吃药或用保健品补充营养的效果并不佳。治疗这些心因性疾病,诵读经典是最好的方式,不管用哪一国语言,只要你进入诵读的境界,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经典诵读是一种健身操
当代许多人的所谓“读书”,其实不是读书,而是看书——看书与诵读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只用眼睛,即通过视觉器官把知识的信息传递给大脑;而诵读除了用眼睛外,还要用嘴和耳朵,也就是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嘴的发声——三种器官与大脑联网,其效果就大大增强了。诵读,更有通过音符来振荡头部气血的作用,而这种作用除了调动眼、耳、嘴三个器官的功能外,还通过呼吸及音符振荡等因素,促进肺部、脑神经及脑血管的运动———而中国武功及中国修真体系中更有用发音法来增长功夫的廉洁。所以,诵读那些充满文化魅力的经典,不仅能提高文化修养,还对身心大有裨益,更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以中医的观点来观照经典诵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唐诗宋词如清风明月,读之可清肝泻火;经典小说及《笑林广府》等,可开宣肺气辛温解表;《大学》、《论语》《易经》《黄帝内经》等儒家经典可养浩然正气在这种诵读的氛围和历史弥新的进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祛病健身之效,更多是“饥时可当肉,寒时可当裘,孤寂时可当友朋,幽忧时可当金石琴瑟也”的精神力量。
携一两卷经典,登高山之巅,行林中河边,坐室内一隅,伴明灯一盏,然后,旁若无人地诵读起来吧。
诵读时,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摈弃杂念、抱元守一。
诵读时,我们会视人事纠纷为无有,揽六合虚空入胸怀。
诵读时,我们虽未以治病健身为念,但其调和阴阳、修身养性的作用已经产生了。
“诵读经典”养生法早在古书中早有记载,这种方法就是老子的 “上善治水”的道家养生方法,改变人身体内水的形态。
这种方法已被日本江本胜科学博士的《水知道答案》科学实验所验证:水具有聆听、感应、阅读的功能,并且“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水当感应于善时可以被净化结晶出美丽的图像,感于恶时则结晶破碎浑浊丑陋。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净化占人体70%(婴儿占80%)对体液水,“水的质量,决定生命的质量,”的确如此,“体内水的心情,也决定你的心情”,所以当你烦恼了、心情特别苦闷,请您试着做一次:找个各安静的地方,选一段经典放声的去诵读,当诵完七遍或二十一遍心情就已经拨云见日,又阳光灿烂起来了。实践“诵读经典”养生功效在于能净化我们体内的水,人体免疫力增强;长期通过“诵读上善经典”可以使人心情愉悦,豁达、自信性增强。这种效果就是上德的巨大物质能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