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实习报告

2021-06-13工作计划

生物类实习报告汇总8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类实习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类实习报告 篇1

  一、生产实习目地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印证、巩固和丰富已学过地专业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地能力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地学习打下基础.

  二、生产实习内容

  正阳河酱油厂

  原理:

  以大豆、小麦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天然发酵工艺,经十余道工序精酿而成,内含多种人体必需地氨基酸、还原糖等营养成份.色泽鲜艳、质纯味正、酱香浓郁、咸甜适口,-是烹任各式菜肴、冷拌、餐桌盛宴地佐餐调味佳品.分特级、特鲜、精制佳酿优级等1有瓶装及复全薄膜软包装,计14个品种.

  工艺流程:

  制作方法

  1、种曲制造

  ①菌种

  ②培养:试管菌种→锥形瓶菌种→曲盒种曲(或曲池、曲匾)逐级扩大培养.试管菌种应定期进行纯化、复壮.

  ③质量要求:

  感官指标——孢子丛生,黄绿色,无异味,无污染.

  理化指标——每克菌种(干基)含孢子数510**9个以上.孢子发芽率在90以上.

  2、原料处理

  ①脱脂大豆地破碎

  脱脂大豆破碎程度,以粗细均匀为宜.要求颗粒直径2~3mm,2mm以下地粉未量不超过20.

  ②润水

  脱脂大豆与麸皮混合蒸料时,脱脂大豆应先从80℃左右热水进行浸润适当时间后,再混入麸皮,拌匀,蒸料.

  3、制曲

  ①接种入池熟料冷却到45℃以下,接入种曲2‰~4‰,混合均匀后,移入曲池制曲

  ②制曲工艺条件曲层厚度25~30cm,曲料应保持松散,厚度一致,制曲过程中应操纵品温28~32℃,最高不得超过35℃室温28~30℃,曲室相对湿度在90以上,制曲时间24h以上.在制曲过程中应进行2~3次翻曲.

  4、发酵

  ①盐水地配制:食盐加水溶解,澄清后使用.

  ②拌曲盐水

  盐水地温度:夏季45~50℃,冬季:50~55℃;

  操纵:成曲拌盐水量使酱醅水分为50~53(移池浸出法)55~58(原池浸出法).

  ③拌曲操作

  在成曲拌入盐水时,应当使盐水与成曲拌和均匀,不得有过湿过干现象.为防止酱醅表层形成氧化层,影响酱醅质量,可采取:

  5、浸出

  6、酱油地加热灭菌

  生酱油加热灭菌温度视方法不同而异.间歇式加热65~70℃维持30min;连续式加热热交换器出口温度操纵在85℃.

  7、配兑

  将头油及二油按酱油质量标准进行配兑.

  8、澄清

  将经过加热灭菌及配兑合格地酱油成品进行静置澄清.静置澄清地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七天.

  产量

  瓶装地每天生产1500箱,软包装机器有16台,每台生产20袋/分,日产量为4000箱,每箱30袋,每袋400ml.

  哈尔滨美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哈尔滨美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xx年2月,是以研发、生产乳糖酶等生物制品为主地民营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严格按GMP要求组织生产,已通过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已形成“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地良性发展模式.20xx年初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发展专项计划”.

  2、主要产品介绍

  中性乳糖酶

  系统名称:β-D-半乳糖苷乳糖水解酶(常用名称:乳糖酶)

  外观:黄色至浅褐色粉末状

  作用原理:水解乳糖分子中地β-半乳糖苷键,使乳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半乳糖并合成少量低聚乳糖.

  稳定性能:①热稳定性—pH在6.6~7.0条件下,40℃以下比较稳定,2小时酶存活率90,超过45℃酶活力呈现不稳定,50℃以上很快失活;②pH稳定性—pH在6.2~8.6之间稳定,低于或高于很快失活.

  最适温度:39℃

  最适pH值:pH6.8

  金属离子对酶活力地影响:被Mn2、Mg2激活,被Ca2、Zn2、Cu2、Fe2所抑制.

  家用直投式酸奶发酵剂

  家用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系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精选出地酸奶专用菌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混合纯培养,经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制得.具有菌种纯度高、菌体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

  低乳糖奶粉

  哈尔滨美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低乳糖奶粉是将鲜牛奶经中性乳糖酶水解后,高温杀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地科学方法制成.

  3、生产工艺流程

  配料罐——→种子罐——→发酵——→管式离心机——→无菌室——→冻干——→产品检验

  4、生产设备图示

 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简介

  哈高科大豆食品

生物类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时间:20xx.6.7-6.12

二、实习地点:食品发酵实验室(化学楼119、123)、食品学院实习基地

三、实习目的:

  1、学习自制酸奶的方法,熟悉从酸奶中分离和纯化乳酸菌的一般方法。

  2、掌握各类酸奶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要求。

  3、学习奶酒的发酵过程、工艺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4、对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深化,提高实践能力,整体策划部署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有一些提高。

四、实习内容:

  1.酵母菌筛选方案的确定

  为了获得最佳酵母菌发酵结果,我们通过对Internet资源以及图书资料的搜索和查寻,查的产酯酵母广泛应用于白酒、黄酒、普通酒、醋、酱油中,另外,还应用于果汁中。

  所以我们准备了三种菌种来源材料:果皮、酒曲、保藏的酵母斜面。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果皮做来源,将削下的果皮放入带玻璃珠的三角瓶充分振摇,梯度稀释,涂布于YPD琼脂培养基上。第二种方法是用各种酒曲做为菌种来源,将酒曲粉碎,称量,梯度稀释,而后涂布于YPD琼脂培养基上。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保藏的酵母斜面作为菌种来源,用接种环在酵母斜面上取一环菌,而后用划线法接种于YPD琼脂平板上,带用于实验。

  经过大家的讨论后,一致决定利用酵母斜面上的菌种,对其进行培养。因为利用酵母斜面上的菌种在此次实习中可以用到我们实验上所学习的知识,真正将知识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但是,酵母斜面上的酵母菌制得的菌悬液浓度很大,所以在菌种筛选方面,我们将菌悬液10进制稀释到10-5,10-6,10-7的数量级,各浓度涂布两个平板,另六个平板用于划线分离法进行菌种分离,30度培养24到48h,观察平板上的菌落生长情况。初选出酵母菌,将菌落照片后就进行显微镜观察,筛选到典型的酵母菌株,进行生化实验。将平板上的酵母单菌落接种保藏于斜面培养基(PDA),30度培养48h后,4度冷藏。将PDA斜面培养基上保存的酵母菌接种于培养液中培养,而后接种于豆芽汁发酵液中,进行发酵测产脂能力。

  2.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

  11月25日我们按照讨论决定的方案进行了酵母菌的筛选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2.1 培养基的制备、分装、灭菌(分述在下文中)

  在实习中共需要准备六种培养基:YPD培养基、PDA培养基、豆芽汁培养基、葡萄糖产酸产气培养基、硝酸盐生化实验培养基、糖发酵实验培养基。各培养基配方如下:

  1、YPD培养基:1%酵母膏,2%蛋白胨,2%葡萄糖,2%琼脂。

  2、PDA培养基:2%马铃薯,2%葡萄糖,22%琼脂。

  秤取切成小块的马铃薯,加水煮烂(20-30min),八层纱布过滤,滤液中加入葡萄糖,最后加入琼脂。

  3、豆芽汁培养基:10%黄豆芽,2%葡萄糖,2%琼脂

  洗净豆芽,加水煮沸30min.用纱布过滤。滤液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后放入糖,搅拌使它溶解,补水至设定值。

  4、糖产酸产气培养基:营养物(0.5%牛肉膏,1%蛋白胨,0.3%氯化

  钠,0.2%磷酸氢钠,0.2%溴麝香草酚蓝)配方为20g/1000ml,蒸馏水配制,pH7.4。分装后加葡萄糖0.5%。

  5、硝酸盐生化实验培养基:0.3%牛肉浸膏,0.5%-1%蛋白胨,pH7.0(100ml 培养基加入1g硝酸钾)

  6、糖发酵实验培养基:营养物(0.5%牛肉膏,1%蛋白胨,0.3%氯化钠, 0.2%磷酸氢钠,0.2%溴麝香草酚蓝)配方为20g/1000ml,蒸馏水配制,pH7.4。分装后加乳糖0.5%。

  制备:由于第6种培养基同第4种培养基,则一组配制即可,再加上无菌水,共需制备六种,则将全班分成六个组,我们为第4组,故配制过程如下:

  (1)天平调平。

  (2)准确秤取7.8g营养物(配390ml),葡萄糖、蔗糖、乳糖各0.65g。

  (3)将营养物放入搪瓷缸中,加入390ml蒸馏水,玻璃棒搅拌将其溶解。

  (4)pH试纸测其pH是否为7.4,若不是,用氢氧化钠溶液调到7.4。分装:

  (1)取三个250ml锥形瓶,每个锥形瓶中倒入130ml的上述溶液。

  (2)将上述称好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分别倒入三个锥形瓶中,摇晃锥形瓶使其溶解。

  (3)将加入糖的营养液分别装入12个试管中,每个试管用移液管放入10ml。

  (4)将每两个葡萄糖、蔗糖、乳糖用牛皮纸扎成一捆,即每6个试管扎成一捆,写上班级、组别后待灭菌。

  灭菌:将已经包扎好的试管放入灭菌箱中,进行灭菌待用。

  以上就是我们组的制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称量前天平要调平。

  2、秤取营养物时应准确秤取。

  3、溶解后注意调pH值到7.4

  4、量取培养液时要准确,特别是向试管中分装时要用移液管。

  2.2 酵母菌的分离(详述分离方法,培养条件及观察到的菌落结果)

步骤过程:

  1、倒平板:待YPD培养基冷却至50度左右后,按无菌操作法倒12只平板(每皿约倒15ml),平置,待凝。

  2、酵母菌稀释:取1mL菌悬液放入装有99ml的无菌水锥形瓶中,摇匀后再从锥形瓶中取1mL放入1号管,依次进行,则管里酵母的浓度依次是10-2~10-7。

  3、平板分离:依次从10-7,10-6,10-5的管里取稀释液进行涂布平板,YPD平板每个浓度涂两个。

  4、划线法分离:用接种环从酵母斜面上取一环酵母,在酒精灯前按无菌操作法进行划线,将酵母接种于6个平板中。

  5、恒温培养:将12个培养皿平板置于30℃恒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 结果:

  观察菌落:出现了4种不同形态的菌落。

  ①圆形,菌落大,表面光滑,湿润,突起,乳白色。

  ②圆形,菌落略小,湿润,突起,质地均匀,呈乳白色。

  ③椭圆形,菌落略小,湿润,突起,颜色均一,呈乳白色。

  ④椭圆形,菌落大,湿润,突起,颜色均一,呈乳白色。

结果分析:

  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显示,正常条件下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啤酒酵母的菌落红酵母的菌落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将我们观察的结果与资料相比,确实符合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形态。 结论:观察到的是酵母菌落。

  2.3酵母菌的初步鉴定(包括革兰氏染色和糖代谢实验)

  2.3.1将平板上分离到的各菌株进行简单染色后进行镜检

观察结果为:

  球菌,各个细胞的形状比较规整。

结论:

  通过菌体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初步确定出了一株酵母菌。

注意事项:

  1、搬动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底座,镜身保持直立,并紧靠身体,步态稳健。切记单手拎提,以免目镜头从镜筒上掉出而砸坏。

  2、各个镜面切忌用手涂抹,以免手上的油、汗污染镜面,造成发霉、腐蚀。

  2.3.2 将初步确定的菌株进行生化实验

步骤过程:

  用接种环从平板上挑取已分离的同一菌落接种于糖发酵管和硝酸盐生化管中,接种完后30℃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与此同时,将平板上的酵母单菌落接种保藏于斜面培养基(PDA),30度培养48小时后,4度冷藏,待检其他特性。

结果:

  验中并没有观察到,但硝酸盐管中变黄,则分析结果,可能是酵母菌生长不旺盛,导致即使产气也看不出来。

  根据这一现象,能够说明该菌株具有产酸产气性能,确定此菌株确实是酵母菌。

3、发酵产酯实验(11.23-11.24)

  步骤过程:

  (1)准确吸取25ml发酵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滴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滴至微红色,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2)将滴定后的发酵液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5ml上述氢氧化钠标液,接上冷凝管,加热至沸回流30min。

  (3)取下冷却至室温,完全转移至250ml碘量瓶中立即用0.1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刚好消失,纪录盐酸溶液的用量,记录总酯的含量。 结果:

  氢氧化钠消耗体积:V1=1.9ml

  盐酸消耗体积:V2>15ml

  分析与结论:氢氧化钠消耗体积1.9ml用来预估总酯含量,且其越大则总酯越少。由此可见,产酯量应该不少。

  按公式:总酯=(15-V2) X0.1X10-3mol 但是我们滴到18ml仍不见结果,并且没有要到微红的迹象。可能是由于配制实验试剂时出现问题,导致没有测出总酯量。

五、总结

  短短一周的微生物实习在紧张又有效率的节奏下顺利的结束了。这是我们自己在老师协助下并亲自动手连续完成的一些列实验,在其中感受到了很多平时和课上很少遇到的东西,有自主,有探索,有反思,有合作

  短暂的实习转眼而过,回顾实习生活,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喜悦是我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了方案并分工鲜明,合理掌握每一步实验用时及时、准确测量数据,最终都得到了相应的结果。而遗憾那就是对实验有些方面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时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实验和微生物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微生物实验的知识,使我对实验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实验,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更进一步体会到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深刻意义。

上一篇:生物类实习报告合集五篇下一篇:【精品】生物类实习报告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