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建设绿色、生态为中心,以果品增效、果农增收为重点,以争引实施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我市林业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改善我市生态环境。
1、广泛开展义务植树。
20xx年,我局紧紧围绕“三年大变样”,坚持把植树月暨万树进村绿化工程做为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广泛动员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月20日,组织全市党政机关、驻藁部队、企事业单位、青年志愿者近2000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当天植树1万多株,各乡镇也都组织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年义务植树共计68万株,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美化环境的意识。
2、抓好林业工程建设。
一是五河绿化工程。今年下达我市五河绿化任务3000亩,截止年底已全部完成,并顺利通过市五河绿化检查小组抽查验收,成活率达95%,全部符合检查验收标准。
二是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国家局专家评审委会评审,批复我市防沙治沙计划建设面积4000亩,重点在镇、镇、乡、镇、镇实施,现已完成治沙建设面积近3000亩,剩余工程在明年春季安排实施。
三是退耕还林工程。我局今年重点对退耕还林生态林面积进行逐块、逐地的检查验收,绘制图表,调整作业设计,确保退耕还林面积全部合格。同时,编制了年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规划。
3、积极开展石环绿化。
石环公路绿化工程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省会绿化四大工程之一,涉及我市镇乡、开发区、4个村。市林业局召开石环绿化动员会后,我局高度重视,积极安排,组织召集镇、开发区及所涉及4个村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协同市领导进行协调调度。自11月1日起,林业局抽调人员由局长牵头,两名副局长负责分包镇、开发区两个镇区,每村2名分包人员,实行责任到人,负责联系、沟通、协调、督导,在植树期间,每天深入到镇区村,协同镇村干部一块耐心细致的做当地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帮助镇村干部想办法,协调施工单位,督促跑办补偿资金等。我市具体的补贴政策是除了石市每年每亩给予1000元占地补贴外,青苗费按照900元/亩的标准予以一次性补贴,由市财政和涉及的镇区各分担一半。
在该项工作中,我们一是调查摸底。石市会议后,我局人员会同涉及乡镇区村干部一道,深入下去,逐村逐户进行调查摸底,丈量亩数,准确掌握了基本情况。二是宣传动员。对占地户逐户发放了明白纸,并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进行宣传发动、安排部署,让群众了解政策,了解石环绿化的重大意义。三是签订协议。我林业局与镇、开发区签订了《石环公路绿化带占地补偿及工程实施协议》,并及时上报市局。同时我局拟订了合同样本,组织镇、村与农户签订占地补偿及工程实施协议。四是配合工程实施。石环绿化工程由石市林业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施工,我局工作人员不分节假日,深入施工现场,积极协调农户、镇村与施工方的联系,克服种种困难,解决一道道难题。五是发放占地补贴款。在石市补贴款还未到位的情况下,我市林业局先临时借用其它项目资金,将1000元/亩/年占地补贴款拨付镇和开发区,我局还积极跑办协调青苗费及其它补贴款。截止年底,我市四个村共植树422亩,23000棵。
4、组织造林大户参观考察,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今年5月份,我局组织造林大户、部分村支书记及乡镇主管林业的领导40余人赴天津静海参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我市林业局一把手亲自带队,林业科负责组织实施,在天津静海当地林业局领导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镇规模化发展示范区以及原材料加工点,并听取了当地村支书记、镇长的讲解,了解了示范区的发展过程、未来的发展思路以及取得丰硕成果的经验和具体的发展模式,参观的过程中大家感触颇深,受到很大的启发,对我市造林大户开拓市场、林下经济由小个体向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截止目前,我市林下经济已发展面积1000余亩,重点发展了林下养鸡、鹅、鸭、羊等,林下种植药材、油葵、山药、花生等,同时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我局针对具体问题,积极联系金融部门,争引贷支持,为企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5、规范苗木市场,发展苗木产业。
按照市种苗站的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对全市种苗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进行了抽查,共抽查了6家企业和个人,通过核查,苗木合格率均达90%以上。全年共办理55套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涉及面积3200亩,我市的苗木市场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促进了我市苗木产业健康发展。
6、加强林木管护,保护绿化成果。
为了切实加强我市的林木管护工作,杜绝乱砍滥伐,我局成立了林木管护办公室,办公室成员有林政科、林业科及公安局抽调人员组成,各乡镇村也都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护林员加强巡逻,同时利用电视、报刊、喇叭等舆论工具和刷写墙体标语,加强对林木管护的`宣传,增强全民护树护林意识。今年我市共处理滥伐案件3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9个,审批征占林地手续1个。
7、完成净增量考核指标。
今年市下达我市森林覆盖率考核指标净增新造林面积5490亩,新增森林覆盖率0。45%,6月份,县城林木覆盖率已通过了上级检查。11月份,新造林及消耗通过省级验收,考核工作圆满完成。
二、狠抓果树生产,确保果品安全。
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管理水平。
我市现有果树面积21万亩,果品生产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现有果树抓提质增效、新发展果树抓示范推广的思路,全面推行果树标准化无公害管理,加强技术培训。一是围绕推广以梨为主的12项果树标准化管理技术,举办大型技术培训会15次,深入田间地头培训指导40场次,培训果农7000余人次,发放果树技术管理资料4000余份,果树标准化技术规程500余份,果品周年管理历500余份。在果树管理关键时期,录制果树冬剪、花前、花后及果实套袋专题技术讲座3期,并通过市电视台传播给广大果农。二是针对我市部分专业村存在着树体枝量大、果品质量差、病虫害严重三大问题,进行了花前复剪,黄冠梨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及生理病害等系统培训,使果品质量比上年有较大提高。三是针对黄冠梨生长旺盛的特点及秋施基肥不科学的情况,自9月份到立冬进行了秋季整形修剪和秋季科学施肥为内容的培训,改变传统的冬季修剪及施肥忽视中微量元素的习惯。大力推进现代高科技产品海洋生物(甲壳素、海藻酸)中微量元素肥料,为今后高产、优质打下了基础。
2、落实技术措施,狠抓果品基地建设。
为加快我市果品生产上档次、创、增效益,使广大果农学有样板,赶有目标,在全市果树重点乡镇、村建立了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和精品示范园。
一是在抓好西马村南街黄冠梨、西四公出口梨、黄家庄红梨、惠诚采摘园等重点示范精品果园的基础上,根据南古庄村委班子重视程度和协会组织建设情况,今年将南古庄村确定为我市新的优质精品梨示范园区,全市精品示范果园面积达到2.5万亩。
二是我局技术人员除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外,积极深入一线,指导果农对果树实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指导生产,大力推广平衡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果园生草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切实提高果品质量,提高优质果率。西马村南街认真落实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亩收入在万元的农户不计其数。
三是实施了“红梨套袋”和“喜市果”叶面应用两个实验,涉及7个村、14个试点,树种涉及苹果、梨、桃、杏等,实验面积8亩。通过“喜市果”对照试验和应用,果实在着色和含糖量上较其它果实有很大提高。
3、组织参观学习,推进果树结构调整。
果树结构调整是今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有效的开展果树结构调整工作,我局技术骨干于6月—7月分两次到保定、乐亭、昌黎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确定了我市今后重点发展矮化密植苹果、矮化密植梨及设施果树,替代现有的乔砧,改变种植模式,进一步增加果农收入。今年10月又组织果树专业乡镇的领导及专业村干部和部分种植能手到矿区参观矮化密植苹果,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果树结构调整的信心。今年我市新发展林果1100亩,其中新品种梨树700亩,矮化砧红富士苹果100亩,优质薄皮核桃300亩。
4、加强果品检测,确保果品安全。果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一年来,坚持全年技术培训不忘无公害生产管理,教育果农自觉抵制违禁农药及低劣化肥产品。在果品生长期每半月对果园开展一次抽样检测工作。在搞好对果品生产基地、储果冷库进行检测的同时,加强对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督查抽检,全年发放无公害生产明白纸1万份,督导检查农药网点4次。抽检果品200批次,使果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做到了无缝隙、全覆盖,确保我市果品质量无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