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观察物体》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在三年级上、下两册教材里,已经先后教学了由2个、3个或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上视图,学生初步学会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本节内容继续教学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教材分两段编写。第一段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上再摆一个同样的正方体,要求新摆成的物体的某个视图与原来保持不变;第二段是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正方体,这组正方体摆成并列的、不相连的两部分。安排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创“疑”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潜在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课前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先巩固学生对4个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上视图和侧视图的认识,然后设疑:猜一猜,如果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让这个物体的正视图不变,这个正方体可以添在哪些位置?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学生置于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布“动”境,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发挥主体作用
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习新知,新课程也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在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老师让学生通过摆正方体观察发现用几个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三视图(正面、侧面、上面)之间的相互转换。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用六个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两个面为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但此动又不是盲目的动,而是存在一定层次的,如在新授部分:第一层,先让学生猜猜如果正视图不变,正方体可以添在哪,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证明猜。第二层就只要学生在头脑中想像如果上视图不变,正方体可以添在哪,再让学生选择判断巩固认识。最后一层便让学生直接说出如果侧视图不变,正方体可以添在哪。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多层次的发展和提高。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精设练习,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设计了两个环节的知识技能训练:思维判断、开放拓展。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回归生活广阔天地,应用数学。
在最后一环节,通过让学生用所学本节课的有关知识去设计一幢漂亮的房子,并算出房子的占地面积和房间总面积,教师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包含着数学问题的活动,学生在创作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数学的魅力。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基于对新课程的不同理解,我通过反思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应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
虽然学生曾经学过对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上视图和侧视图进行观察,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存在困难,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新授部分适量加一些观察方面的训练。
二、可适当渗透生活中的镜面现象,让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
如:在观察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质疑:为什么我看到的正面图形和你们看到的不一样?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当观察的角度相对时,观察到的方向左右相反。还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吗?
【《观察物体》评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5.观察水的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