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耕耘为播种而忙碌,播种为收获而憧憬。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又一次走到憧憬希望的起点。在此,我真诚地希望在这个学期的新起点上,全体师生有新的风貌!新的收获!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强化养成教育,做优秀学生》。
著名心理学家李德说过:“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拥有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
古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习惯要从小培养,才会不费多少力气而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正所谓“养习于童蒙”,这句话是主张养成良好习惯,必须从小抓起,注重日常点滴积累。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
的确,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长期坚持良好行为,养成习惯,形成自然的人。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哲学上有个叫“头发论证”的理论,一个人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光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这样的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呢?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不会有任何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不知不觉的改变中,事物的性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头发论证”理论相似的还有“稻草原理”和“蚂蚁效应”。“稻草原理”理论认为,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上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儿身上加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
“蚂蚁效应”认为,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辛勒劳动,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倒下,乃至最终零落成泥。这些理论告诉我们,对不良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从“早”抓起。从第一根头发的脱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现,第一颗泥沙的离开抓起。比如,一名学生出于好奇偶然进了一次网吧,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教育,他就可能进第二次, 第三次,开始可能只是上网玩游戏,后来可能就会上黄色网站。随着进网吧次数的增加,上网内容的丰富,他就可能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这样,轻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重者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社会的罪人。
这里,我把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综合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的良好习惯,希望引起大家关注,它们是: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社会公德习惯;仪表仪态习惯;礼貌待人习惯;读书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和安全习惯。
有一则报道:一名高中毕业生前去应聘,在应聘者,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青年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高中生竟成了唯一的一名受聘者,因为只有他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人人视而不见的一片废纸,正是这种不经意的行为,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有多家报纸报道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屡遭碰壁的原因,这位留学生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且学业非常优秀,但就业却屡屡碰壁,原因是他在美国学习期间有三次乘车逃票的记录,用人单位认为连坐公共汽车都想逃票的人,能交给他什么重任呢?
前段时间南京的一个研究所有两名大学毕业生来实习。实习时,甲同学以为反正是实习,又不拿工资,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乙同学却像所里的职工一样,按时上下班,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得有始有终。最后所里定人时就决定录取乙同学。甲同学很不服气,认为自己成绩各方面都比乙好,只是自己还没有主人翁的感觉,希望所里重新考虑。但所里领导对他说:“我们已经给了你机会,我们需要的是自然的表露,不是刻意的表演,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成绩。”事实上这位毕业生吃亏就吃在做人上,人们对他的修养产生了怀疑。
以上这些事例,无不给人以启迪,让人深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但这些细节往往流露了一个人对待人生态度,显示了人品的高低。有时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也许就在这些细节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主张:教育学生要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人格是人的第二生命。”广东一个大集团总裁何伯泉也说过:“我们用人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打个比方说,人品就象火车的方向、路轨,而才能就象马力。如果方向、路轨偏了,马力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在这里,我想提醒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因为人人都有欠缺。每一个人都可以看成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世界,只有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真诚而勇敢地对自身的欠缺不断地改正,完善自己,才能让自己积蓄起深厚的文明与文化素养,扩大自己心中真善美的那一片净土。
我们也审视一下自己的仪表、仪容,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审视一下自己内心深处做人的原则,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自古以来人才至上,人品至本,欲成大事,要拘小节,在未来创业者中,越想成就大事者,就越要遵守规则,越要拘小节,一个人的人品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就是支持才能的基础,没有这个价值和基础,也就不会出现人才真正的价值。
魏书生老师在总结教育与习惯时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语道破了教育与习惯的本质问题。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使得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质。我们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名清华学子在总结学习方法时说道:“所谓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学习不断总结、修正、发展而来的习惯。每个人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状况也不同,那么方法也就不同。要想找到真正开启成功之们的‘金钥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养成最适合自己的习惯。”习惯主宰人生,习惯决定命运。
我们是中学生,认识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使得一些良好的行为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和品质。要做到这一点,我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思想。2、极力克制:不做有损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3、确定目标:去模仿一名比自己强的人。4、完善自我:争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也总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现象出现。例如在饮食方面,一部分同学习惯较差,一日三餐不进主食。这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身体的成长,更为可怕的是还留下许多安全隐患。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刚结束清扫后的校园,就有同学扔下的饮料罐,面包纸;有我们同学丢的纸屑,塑料袋;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有的同学却萎靡不振;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却左顾右盼,窃窃私语。有的同学在校园里快速奔跑,甚至在楼梯上也是这样;还有的同学在校园里尖声怪叫;课间,有同学为了方便,随便地从草坪上踏过,或者干脆就是在草坪里玩耍;有的同学拿着零食在校园里边走边吃;放学后,有的同学就校门口的小摊贩处随意购买零食,一点也没有想到父母挣钱的辛苦;有的同学把自行车放在校门外,影响了学校形象。还有的同学随地乱扔纸屑,更有的同学在教室里看也不看,就把废纸扔向窗外还有一些同学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讲粗话,脏话,打架,搞小团体;为了自己的酷劲,留长发、穿异服,把充满知识氛围的校园变成他们的另类舞台。
以上这种种现象,不仅严重地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也破坏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人的素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国民的素质,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我们每位同学。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养大家之气,成大家风范”。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我们的文明与否,不仅代表着我们个人的形象,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为每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展现的正是学校的风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
所以,我们应坚决摒弃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做一个自尊、自爱、整洁、朴素大方的学生;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大家在遵规守纪、严格自律中一定能体会到良好的秩序带给我们的真正自由!
新学期我向全体同学提三点倡议,就是“尊敬我们的老师,净化我们的校园,平静我们的内心”。作为中学生,在校时,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公共场合能主动礼让老师,见到老师要主动让行,不顶撞老师,上课时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真正做到“尊敬我们的老师”。
我们还要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把早点、零食带进校园,积极认真地参加劳动值日。不过,清扫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干净的校园需要同学们自觉地维护、保持。在校园里看见果皮纸屑,能弯腰拾捡。真正做到“净化我们的校园”。
“平静我们的内心”是最为重要的,想要好好学习,就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我们的心是否是安静的,很多时候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好的学习心态,我们要做到:在校园内轻声慢走,不喧闹,不打闹,上下楼梯时,主动靠右行。“两操”要做到迅速,安静,整齐,认真。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着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彩。从今天做起,让我们从弯腰捡起身边的一片废纸,仔细擦干净教室每一块墙壁,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做起吧!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同学们,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用新的姿态,挑战新的目标!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