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辞锋犀利,沉着痛快,声情悲壮,是血泪语,也是决绝语,表现了主人公的英雄气概。“天意恐怜之”,则词婉而意坚,流露了对于求胜的期望。词至歇拍,尤觉声情悲怆,“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是这首词中唯一的写景处。“月”是“残月”,而且“朦胧”:“雨”是“寒雨”,而且“萧萧”。“残月”与“寒雨”是勾践事吴三年,“备尝险厄返邦畿”过程中诸般景物的择要概括,且景物之中寓有山河破碎、家国风雨飘摇之意。显然,这里的写景,是为了进一步抒情,为“有血都成泪”作烘托。“有血都成泪”、“冤愤刻肝脾”,该肌入骨、深沁肝脾,是本词叙事抒情的最高点,成为全词基调中最沉重强烈的音符。
这首词写是历史故事,实是讽喻作者所处的南宋时代,词中的主人公勾践是作者刻意塑造出来的人物,中间倾注着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词人这样淋漓尽致的描叙勾践,显然是借古讽今,指陈时事,抒发感慨,锋芒直指南宋的统治集团。做敌国的“臣妾”,对勾践来说,只是权宜之计,勾践的屈节事吴,正是为了灭吴;而南宋王朝对金国的纳币称臣,则是为了乞求苟安。在这里,可以体会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而那“有血都成泪”、“冤愤刻肝脾”,也正是作者有志难展、报国无门的忠愤。
这首词是大曲的一遍。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四章《宋之乐曲》说:“此种大曲,遍数既多,自于叙事为便。”举此董颖《薄媚》为例。这一首叙事抒情浑为体(上片抒情兼叙事,下片叙事又抒情,互为作用,相辅相承)而抒情为主体。所抒发的人物感情如万斛涌泉,蔚为大观。《薄媚》全组十首,用韵皆同部平上去声通押,平仄间杂,或厉而举,或清而远,或明快而嘹亮,相配使用,抑扬有致,有效地配合了感情的表达,付之歌喉,一定动人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