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词作鉴赏

2018-07-16

  【作品介绍】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是南宋淮上女所作。词中记录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对祖国的依恋之情。上片写被掳北去时告别故土的沉痛心情,下片写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敌人的仇恨。整首词的抒情哀婉真挚,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原文】

减字木兰花

  淮山隐隐①,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②,万顷烟波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④。恨旧愁新⑤,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释】

  ①淮山:指淮河两岸所见山峰。隐隐:不明显,不清晰。

  ②淮水:指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经安徽,入江苏洪泽湖。悠悠:遥远。

  ③烟波:雾气迷蒙的水坡

  ④东望:词人被掳北上,所以向东眺望故乡。

  ⑤恨旧愁新:即旧恨新愁,指对金人统治者的恨,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愁。

  【白话译文】

  远望淮山高耸入云,连绵不绝,这千里的山峦承载着我千里的悲恨。淮水浩渺悠悠,万里波涛寄托了我万里的愁思。

  山长水远,挡住了行人眺望的眼。痛恨过去的战争,也忧愁未来的日子。面对着晚春,流着泪水,不知该说些什么。

  【创作背景】

  作者淮上女,金兴定末(1222左右)金人南侵,被掠北去,题此词于旅舍壁。

  【赏析】

  词的上阙,写她被掳北去,不得不离别故乡山河时的沉痛心情。上阕四句,一山一水,两两相对,可以说是一副十分工整的对联,在词作中,它又是不很常见的隔句对。“云峰”、“烟波”,既写山高水阔,又写出春天雨多云多的景象,再加上作者心伤情苦,泪眼朦胧,因此山河呈现出一片迷茫的景象。“云峰”前冠以“千里”,“烟波”前冠以“万顷”,写出了祖国的河山壮丽,暗示作者对它的深情。但此时却满目疮痍,河山破碎,大批人民被掳北去,不能安居故土,这万千愁恨怎能不一齐迸发!“千里恨”、“万顷愁”极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深仇大恨。同时,她移情于物,移情于淮河山水,使山河也充满了愁恨,因为它们是这场患难的最好见证。千里,从纵的角度形容愁恨;万顷,从横的方面予以夸张,这样的表现手法就将愁绪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了。具体化了,它与以往的某些表现手法有所差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胡楚《寄人》:“若将此恨同芳草,犹恐青青有尽时。”他们着重表现的是愁恨之无穷。应该说这些写愁之作都各自有其艺术的独创性。但这个淮上良家女的这两句词却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一种泰山压顶、窒息心胸之感。

上一篇:《瑞鹤仙·寿丘提刑》方岳的词作鉴赏下一篇:有关高观国词作少年游草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