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山市》原文阅读及译文赏析

2018-08-24古籍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号柳泉先生。

  2、用课文原句回答:“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答]先是“忽见山头有孤塔高耸起”, ——“无何,见宫殿数殿数十所”,接着“未几,高垣脾晚,连亘六七里”,“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有,惟高楼一座,直接霄汉”,“逾时,楼渐低”,“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3、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答]略。回答抓住山市变幻莫测这一特征即可。

  4、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为初生阶段;城郭的出现

  为发展阶段;危楼的出现是高潮阶段。

  5、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去?

  [答]不能。这是一句描写中的议论,除有点题的作用之外,其中一个“悟”字,更表明了所见所闻景象与真实无异。

  二: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恒:)

  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无何:)

  ⑶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亘:)

  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

  ⑸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

  ⑹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逾时:)

  2.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游踪顺序 C.时间顺序 D.逻辑顺序

  3.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市》描绘了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请填写出山市变化的几个阶段:

  “山市”的形成阶段:

  “山市”的发展阶段:

  “山市”的高潮阶段:

  “山市”的消失阶段:

  5.“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_________,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_ _。

  7.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

  8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9,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孙公子禹年同人饮( )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 )相顾惊疑,( )念近中无此禅院。

上一篇:杨继盛七岁失母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下一篇:宣王好射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