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何易于》原文赏析及译文(5)

2018-09-25古籍

  答案:

  6B7C(不是“纵火自焚,以示决心”,而是“纵火焚诏,表示宁可冒流放之险,也不愿意厚赋毒民,征收茶税”。)

  8(1)腰腰佩,腰间插着。(2)会适逢,恰巧碰上

  (3)止同“只” (4)厚使厚,增加,加重

  9 (1)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损失。【在句意完整的基础上,“方春”“蚕”为主要得分点。】

  (2)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在句意完整的基础上,“宁”“毒”为主要得分点。】

  附参考译文

  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益昌县离刺史的治所四十里,县城在嘉陵江南岸。有一次,刺史崔朴乘着春光明媚,从上游,带了许多宾客,坐着大船,唱歌喝酒,放舟东下,船一直到益昌县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纤。何易于就把朝版插在腰带里,拉着纤,与几个民夫一起拉着船,跑上跑下奔忙。刺史发现县令在拉纤,很吃惊,问他为什么。何易于说“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损失。易于是您主管下的县令,现在没啥事干,可以承当这个差使。”刺史听了,和几个宾客跳出船舱,上岸骑马一起回去了。

  昌县的百姓多数在附近山上种茶树,收了茶叶赚得的钱完归自己。正遇到盐铁官具奏朝廷要严格执行专卖制度,皇帝下诏书说,凡专卖物生产地的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诏书贴到县里,何易于看了诏书说“益昌不征茶税,百姓都还没法活命,何况要增加税赋去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把诏书铲掉。差役争辩说“皇上的诏书说,‘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现在铲去诏书,比隐瞒的罪名更重。我不过丢一条命,大人您难道不会因此而流放到海角天涯?”何易于说“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他就自己放火,把诏书烧掉了。州里的观察使知道了这事的经过,因为何易于勇于挺身为百姓,最终也没有把这事上报而弹劾他。

上一篇:李敬玄,亳州谯人也的原文及译文赏析下一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的原文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