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方案

2018-07-21

  【学习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预学案】

  一、 教材助读

  (一)作者介绍: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二)文本解读

  《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二、字音辨识滟滟( ) 芳甸( ) 似霰( ) 汀上( ) 纤尘( )纤夫( ) 皎皎( ) 浦上( ) 扁舟( ) 扁担( )徘徊( )( ) 砧上() 碣石( ) 潇湘( )( )

上一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题下一篇:木兰诗的情节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