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该不该与如何读诗经(3)

2018-07-21

  其二,青少年读经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我反对那种在偏远山林中“出家”式的寄宿制儿童读经。儒家传统以孝悌为仁之本,由亲亲而仁民,由仁民而爱物,家庭教育实为个人修身成长的本源。又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人的家庭,实即中国人的教堂”。今日之儿童读经,应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如果采取那种在偏远山林中“出家”式的寄宿制儿童读经,则背离儒家传统的重视家教,势必使亲情疏远,对人情世故产生隔膜,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识、学养的正常发展。

  其三,今日之读经要借鉴传统的读经方法,而不应是那种强制性、机械式的所谓“包本背诵读经法”。在儒家经典中,尊师重教莫过于《礼记·学记》,而《学记》也十分重视教学方法。如其特别重视“教学相长”,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相互激励,互有长进。“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是对学生的要求;“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是对教师的要求。“自反”和“自强”都必须在师生之间良性的教学互动中才能实现,而不是只一句“小朋友,跟我读”所能实现的。《学记》还很重视学习的循序渐进,“学不躐等”,如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朱熹说:“这几句都是上两字说学,下两字说所得处。如离经(断句)便是学,辨志是所得处。他仿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主张学行一致,知行合一,把学识的不断进步与德行境界的逐步提升密切结合起来。能够“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等等,不是只靠“包本背诵”所能达到的。在“大成阶段”,能够“强立而不返”,即能够坚持原则,有独立的见解,有道德的操守,不随意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尤其可贵。《学记》还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是说在课内和课余都有适当的安排,传统的教学内容也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并不是枯燥无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记》又指出,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这就是主张要“因材施教”。《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的语言要“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这就是主张启发式教学,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重视教育方法,将其提升到“教之所兴废”的高度。《学记》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对教师提出了如此高的要求,愿与辅导读经的教师以及从事其他教育的教师们共诫共勉!论文:该不该与如何读诗经]相关文章:

上一篇:优秀散文赏析:读诗经下一篇:诗经给予我宁静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