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课件

2020-06-25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

  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

  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理解课题的含义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练习中词语的意思。

  (三)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段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

  1.解题。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提醒学生注意读准以下字的字音:颤,应接不暇中应。一簇中簇),隙。理解词语。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逼近:靠近、接近。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3.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二)研究课文的写作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

  2.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回答思考题。

  ((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3)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记叙,可以分为四段来理解。第1段<第1至4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2段<第5至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3段<第10至13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情景。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教学札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第1、2段课文内容。

  (二)认识事物的静态,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三)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认识事物的静态,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二)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读第1段。

  (1)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2.课文是怎样描写我们出游的时间和心情的?

  (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山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反映了我们出游时心清十分愉快。)

  小结:晚饭后我们划船去玩。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学生默读第2段。思考,讨论。

  (1)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

  (大榕树。)

  (2)这段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

  (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在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里很宽,这里为什么会变窄呢?让学生找出有的句子读出来。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另外,由于当时离得远,所以当我说许多株时,我的朋友有的说是一株,有的说是两株,到底是几株呢?找出课文中的语句我们的船真是一株大树。为什么作者开始把它看成许多株?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

  (4)课文里哪些地方又写了榕树的美呢?

  (请学生画出课文中的语句,读出来,说说对这些语句的体会。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写大榕树静态的美,前半句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感觉,颤动并非真的在动,那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绿,作者仿佛看到它们在霞光中一闪一闪的。)

  (5)作者对这棵大榕对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可以先出示投影,放配乐朗诵,让学生体会朗读时的语气和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试着朗读。)

  (7)指名读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说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当时心情很失望。作者虽然没有见到鸟,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

  (三)指导背诵第7、8自然段。

  小结: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长有许多枝,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从榕树的大,以及枝干、叶的形状、颜色、榕树的位置等方面来描写。这样的描写叫什么?(静态描写)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作者感到遗憾的是: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

  (四)作业。

  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札记:

上一篇:鸟的天堂课件实录下一篇:教学计划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