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教案参考(2)

2020-06-26教案

二、文言文自身存在的缺陷

  从总体上说,文言文自身的文字相对古典、艰涩,在古代,读书人从小接触大量文言文作品。“四书”、“五经”不用说那都是通用教材,还有《周礼》、《春秋》、《资治通鉴》等。据资料显示,如一人八岁入学,一般也要到二十岁上下,才能达到用文言文读书作文的水平。文言" 文在当时就基本脱离口语而成为书面语。一般都是读书人的专利,称之为“咬文嚼字”。现代中学生对于古文言文更是感到不方便阅读,要想达到基本的阅读要求,那要积累许多关于古汉语的基本知识。但由于课文的选文不多,外在资料少等多种因素,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这在阅读中就产生阻碍。对教师以及译文的依赖性增大,自我探求不足,无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没有一种“成就感”,逐步面对学习生涯的延续,选文难度的增加,就更难以适从,甚至开始厌烦古奥难懂的文言文作品,这只是文字方面的原因。另外,由于古文作品中所反映的情感、思想观念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学生又是一个不断接受新观念,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思想观念变化很大,就更难于认同古文言作品中的许多思想、观念及感情。而且,学生这个群体又是具有一定理性思考能力,而又不能完全理性的去认识问题的群体,由于受年龄阶段的限制,容易感性认识优先,在对问题的看法上感性认识先入为主,受现代思想观念影响在主观上就对古文言作品心存否定就无法感受到文言作品的经典美,无法与作家、作品沟通,其实读书就是一种沟通,一种与作品情感的对话,而学生对于文言作品没有这种沟通,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文言作品的理解,逐渐的,学习兴趣随之消亡,唯一剩下的就是学习任务,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主要动力,没有了兴趣就很难进一步去探索,研究,对文言作品一般都是浅尝辄止,以完成老师的显性目标为主,缺乏自主探索,就形成了老师“灌”一点就知道一点,不“灌”就不学习的学习状态。

  以上是对文言文本身的缺陷导致学生厌学的分析,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学生本身有好学的天性,有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如果老师在引导上得当,以上的缺点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的。但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上又存在许多的 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来简单探讨一下。

三、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文言文教学在多年的探索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同时,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教学的模式化(主要是教学方法),而且几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或注重语法、字词,或片面的注重作品的文学性,或者是在教学中满堂灌,缺读少练,等等。教学本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教师在这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这里只针对文言文而言),教师在自身认识上没有提高,即使是在高呼“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是只改变了形式,而缺乏自身本质的改变,几乎每个人都在走老模式,无法科学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更有甚者,完全走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根本就不顾及各种不同的因素。文言文也要“因材施教”,当然许多的形式主义也并非是教师的本意,有着它存在的社会因素,个别教师为了迎合“潮流”,为了个人的名利或是迫于“压力”,将学生的利益抛开一部分,作为教师,应该是坚持原则的,不要因为外部原因就改变自己的原则,那样是对学生不利的,形式主义是不利于教学的,但鉴于其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在此就不作过多的叙述了,这里就教师自身的模式化教学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一些探讨。

〈一〉、死抠语法、字、词

  个别教师认为语法和基本的字词对文言文阅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在教学中注重这一点,应该说,这没有什么错,也是人们都认同的,可是个别教师却将这个方法用得“过”了,而且是不分场合的、不顾一切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主要是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约五十篇左右), 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常用词(约八百个左右)在这个基础上再给学生一些文言常识(包括最基本的文言语法在内)就可以了。”[1],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过细的给学生讲授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结果是把一些文情并茂的古典名篇讲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而且是不分年级的一律运用此方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来说,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训练的重点,开始可以多讲一点语法、常识,到后面就应慢慢的多训练一些阅读、理解的能力,虽然阅读文言作品是需要语法和基本字词的,但这并不是最终目标,而且,在课堂上过分注重语法、字词的训练就没有更多时间让学生去读、去品味、去感悟,这样不但是让课堂变得毫无生气,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阅读能力,其实,只要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常识,并不需要知道更多翔实的语法知识就可以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也是中学阶段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并非是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文言文来写作,所以,在不影响阅读理解的情况下,在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情况下,应该适度的调整教学重点,而不可以把对字词的训练作为教学终生法宝,如果始终是抓住字、词、语法不放,那样会让学生觉得文言文学习是烦琐可怕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二〉、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把握各执己见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在这个问题上各个教师在理解上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各执己见、各行其是,其实,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的综合体,而各个教师在认识上就各有侧重点,典型的就是三者分离,个别教师只注重认读能力,要求字词、背诵,能翻译就好,而个别教师则注重理解,在基本认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方面缺乏,还有一种就是个别教师片面侧重于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这就出现,一种问题,个别教师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与现代文教学,或是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或是完全的将文言文教学上成了古典文学鉴赏课。这样的各行其是,只是因为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理解不明确,其实,文言文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是融合在 一起的,不能只侧重于一个方面,正是由于存在这种情况,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不足,始终是无法把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阅读文言作品中无法体验到阅读的乐趣,逐渐的丧失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在此就不一一论述,我们主要还是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在其它不利因素还没改善前,让学生喜欢文言文,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的去完善它,在此,我想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的一点建议:(1)、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言修养,不断的积累有利于教学的材料。

  由于现在的中学教师工作较繁重,很少有时间重新学习,尤其在文言文这个离生活相对较遥远的科目上,教师在资料的积累上显得相对不足,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连续几年在教案上是只字未改,完全是以前的积累,这样是不利于教学的发展的。

(2)、教师要把文言文带进生活去感悟,将作品的思想感情尽量的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因为在中学语文文言作品所选篇目中所表现的更多是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可以找到与作品中相似的融合点的,这需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找到了类似的融合点,就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与现代不合拍无法引起感情的共鸣。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把握这一点,可能学生会做得更好。

(3)、教师应当重视语言研究和语言积累(针对古汉语)。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完成教学的任务,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在语言文字方面下功夫,抓紧时间多积累、多 学习、多研究。首先要在学习研究中加深自己对语言的热爱,提高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只有" 如此,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

(4)、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不要一味的追随形式,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要压制功利心,要勇于坚持自我,勇于和不合理,不正确相抗争。

  文言文教学,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而现在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指导和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的不科学的地方,片面的追求形式,追求显性目标,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改变,面对许多的改变,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学生以外的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必要时,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心理准备。

(5)、在教学方法上,要真正剖析自我,走出误区,其实,在教学方法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可以普遍运用的,唯一正确的就是要坚持“因材施教”,努力的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希望以上几点建议能给人们一点启发,使学生真正走出不喜欢文言文的这个误区,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美,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教案参考】相关文章:

1.学习文言文咏雪的教案参考

2.社戏的学习教案参考

3.中学生学习方法心得参考

4.中学生学习总结参考

5.《文言文》教案

6.中学生多读文言文有益语文的学习

7.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8.文言文的修辞参考

上一篇:关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之我见论文下一篇:文言文成绩提高的关键是精练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