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教案(3)

2021-03-18教案

《开天辟地》教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指导书写。理解有关词语。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4、了解神话故事丰富想象力的特点,初步感受盘古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混沌一团。

教学准备:按要求预习课文,搜集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读)12、《开天辟地》,你知道这是个什么 故事?(神话)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你知道这些神话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世界,来认识这个开天辟地的神。看图。

  看,这是个什么样的神?(顶天立地、巨大、伟大、力大无穷。)

  让我们一起呼唤他的名字盘古。

  4、正是这个伟大的神开辟了天地,我们再读课题开天辟地。(辟的意思就是开,开天辟地也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拼音)自读→词语(去拼音)指名读。

  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我们一起来写写,跟老师书空。给这三个生字描红。

  2、词语读得不错了,那课文读得怎么样了呢?老师请同学读第2、7自然段。指名读,相机正音。点评: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生评)对了,同学们预习的时候就要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查,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

  3、那么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出示:自读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指名答题,板书: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现在你能按照这种顺序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简洁地说说吗?指名交流。

  (点评:如果你能说得更简洁些就更好了。)再指名。同桌互相说一遍。

  4、刚才我们按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说得真好。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方法呢,有时候,文章中就有现成的句子可以用来概括,这篇文章就有这样的句子,找一找,画下来。齐读

  出示: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6、小结:同学们真棒!一下字就学会了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出示:一、按照故事的先手顺序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文章中现成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读。

三、学第一自然段

  1、师引读: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天地的样子,在纸上画下来。一生在小黑板上画。师巡视。

  展示小黑板,问:你为什么这样画?混沌一团的意思就是

  要把这混沌一团分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盘古却做到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齐读。

四、总结

  同学们,盘古是怎样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的,又是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评价手册》第1题

六、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混沌一团

  盘古 开天辟地

  化生万物

《开天辟地》教案9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走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1.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吗?学生回答:《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牛郎织女》、《女娲造人》、《神笔马良》等。

  2.动情简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起源

  3.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下面我们一起走入这神奇的故事之中,感受那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大家知道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吗?

  2.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词,并给每段标上序号。

  4.读准下列字词:(出示幻灯片)自由朗读。指名读,错的纠正。

  混沌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5.大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盘古开天辟地)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课文,探究解疑

  1.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找出原因。

  2.盘古怎样开天辟地?

  (1)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开天辟地的?(让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开天辟地的经过)

  (3)哪些词语表现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板书:昏睡——醒、坐——劈、凿)

  (4)那随着盘古的动作,宇宙有什么变化呢?(黑乎乎一片——裂开一条缝——巨石崩裂)

  (5)要把宇宙从混沌一团中分出天地来,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使劲翻身、猛劈猛凿)

  (6)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

  (7)指导朗读。(读出盘古的勇猛、向往光明等品质)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课文,探究解疑

  过渡: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睡大觉去了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六自然段)

  3.天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课文中哪里给出了答案?大家找出来。(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盘古就是这样站在那,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的变化呢?大家把第四、五自然段自由朗读一遍。

  (3)说说你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那么大家能把他的那种决心读出来吗?

  (4)学习第六自然段,盘古为什么是含笑倒下的? (学生交流,并回答)

  (5)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4.结果:

  (1)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其它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学生:盘古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

  (2)临死的时候,盘古的身躯都化成了什么呢?请用“——”标出来。

  (3)出示盘古图片:看着盘古,看着连线提示,一同来体会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生对着盘古图片说)

  5.欣赏感悟:出示宇宙万物图片,欣赏图片想一想,此时此刻,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呢?(学生思考,同桌互说)

  6.学习第8自然段

  (1)就这样,盘古用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2)齐读第8自然段。

  (四)拓展升华

  1.盘古开天地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从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2.仿写诗句

【《开天辟地》教案】相关文章:

1.《开天辟地》教案

2.开天辟地教案

3.《开天辟地》教案设计

4.语文s版开天辟地教案

5.开天辟地教案设计

6.《开天辟地》优秀教案

7.教科版《开天辟地》教案

8.小学语文《开天辟地》优秀教案

上一篇:精选临时雇佣合同4篇下一篇:社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