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大班教案

2021-06-13教案

《采茶》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采茶》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采茶》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和快乐的情绪。

  2、学习领唱和齐唱。

  3、熟悉《采茶》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磁带及录音机;自备采茶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或DV;教师自制红太阳、茶山、小朋友采茶的形象各一,茶树两棵,茶叶两片的小图片,按照歌谱节奏自制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出示照片或DV,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歌词: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去参观茶场的情景吗?那天天气怎么样?满山的茶树什么样?茶叶什么样?闻起来怎么样?我们是怎么采茶的?心情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采茶》,听听歌里是怎么唱我们小朋友采茶的场面的。

  二、听歌曲录音一遍,熟悉旋律、节奏和歌词。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歌里是怎么唱的?教师根据歌词清唱并按照歌词顺序一一出示自制图卡,幼儿哼唱。

  三、教师出示节奏谱,幼儿学拍节奏。

  注意将1/2与1/4拍节奏区分,并拍准确。

  四、听歌曲录音数遍,学唱歌曲:教师将图卡贴在节奏谱下方,提醒幼儿歌词,幼儿边拍节奏边跟唱。当幼儿熟悉歌词和节奏后将图卡和节奏谱去掉,幼儿跟唱。要求幼儿唱出欢快的情绪。

  五、领唱和齐唱:请一幼儿领唱第一、第二句歌词,其余幼儿从"细细采"开始齐唱。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出示的采茶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看是如何采茶的,观察茶树的特点。那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采茶呢,这儿我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左手抱篮子,右手采茶,眼睛到处乱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篮子外面,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又巧妙的让幼儿注意:放茶时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孩子们表演的很投入。张远皓指着前面说:“老师,前面有好多茶叶呀!快采!”还有的说:“哎哟!采满了,好沉呀!”其中也有较叛逆的孩子在捣乱。李奋飞每次在音乐的第17-18小节,总是别出心裁:“我不要了!太满了!我全倒了!”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在跟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与微笑!

《采茶》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和乐曲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玩法与规则,学玩游戏。

  2。能注意倾听音乐,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3。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简单了解采茶的过程,熟悉歌曲《采茶》。

  2。每人右手戴一个标记。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与韵律:采茶。

  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采茶。

  边做动作边唱歌。

  2。欣赏乐曲,学习扑蝶游戏。

  (1)倾听、初步欣赏扑蝶的音乐。

  (2)进一步感受乐曲,学习采茶人扑蝶的游戏方法。

  讨论:采茶人是什么时候扑蝴蝶的?扑了几次蝴蝶?

  采茶人是怎么扑蝴蝶的?(集体学习扑蝴蝶的动作:看→扑)

  尝试做采茶人,随音乐扑蝴蝶。

  (3)初步学习蝴蝶的角色动作(用双手做蝴蝶)。

  讨论:蝴蝶是怎么飞的?什么时候躲起来的?怎么躲?

  跟随音乐尝试用双手做蝴蝶随乐游戏。

  两两合作,分别做采茶人和蝴蝶(手部动作),随乐游戏。

  (4)进一步学习蝴蝶的角色动作(扮演蝴蝶四散游戏)。

  讨论:自己扮演蝴蝶可以怎么飞?怎么躲?

  教师做采茶人,幼儿做蝴蝶,四散随乐游戏。

  幼儿两两合作,分别做采茶人和蝴蝶,四散随乐游戏。

  3。完整随乐游戏:采茶扑蝶。

  (1)完整倾听、欣赏音乐:采茶扑蝶。

  (2)两两合作,尝试跟着音乐完整地游戏。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采茶》大班教案3

  目标:

  1、学习律动《采茶》,感受江南人民采茶时的喜悦心情。

  2、学习采茶动作: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

  活动重难点:学习采茶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拍采茶。

  活动准备:磁带、茶叶、多媒体放映江南人民采茶图片。

活动过程:

1、从日常生活中取材,说说茶的种类、喝茶的知识、喝茶的好处与害处。

  “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都喝过什么茶?喝茶有什么好处和害处?茶叶从哪里来

  的?”

2、通过直观形象的江南人民采茶的图片;欣赏音乐磁带、感受活泼、欢快的旋律;介绍采茶知

  识。(放映多媒体)

  师:“茶叶树是生长在江南的一种植物,它很矮,高度大概到成人腰的部位,一排一排的生长,排

  之间有空隙,方便人走在中间采茶叶,为了能喝到又鲜又香的茶叶,人们通常都是采树尖上的叶

  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然后把它放到篮子里。”

3、学习律动《采茶》。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采茶动作要领: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

  觉,眼睛一定要看着手。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篮中,眼睛同样要看手。

  (2)律动练习。引导幼儿用语言编出采茶动作的要领:

  左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右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

  连采集片放进来,连采集片放进来;

  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

  太多了,两只手一块采了放进来。

4、律动表演,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通过学习采茶律动,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

上一篇:大班音乐的教案范文下一篇:大班音乐活动“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