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原生态(2)

2018-07-21随笔

  【看看谁活出了生命的最佳状态】

  人生常常如此,得到总是伴随着失落。

  据说,自从女儿有了男朋友,老岳父就会有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白菜被猪拱了的伤感。

  可自从某男孩有了女朋友,连家里都不回来住了,天天岳母娘给做好吃的,各种的乐不思蜀啊。

  老婆婆45度角仰望天空,说:“白菜有没有拱着不知道,反正养了20多年的猪肯定是丢了。”

  有一个老问题:人的贪欲是怎样形成的?

  佛教的回答是:“无明。”

  那么,什么是无明呢?

  就是缺乏看透人生的智慧。

  什么人才具有看透人生的智慧呢?

  一位老板讲这样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下海,挣钱;挣到了钱,就吃好的,吃肉;吃了肉,还想娱乐娱乐,就唱歌、泡妞;这些都经历过了,回过头来,还是想做些事儿,一定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这位老板还作出这样一个惊人的判断:你把大学教授关到大牢里,关他三年,然后让他一无所有地走向社会。那么,他要干的事情肯定和我们这些没有文化的人一样:先是要挣钱;挣了钱就要吃一顿饱饭,吃肉;吃了肉,也会娱乐娱乐,就唱歌、泡妞。这些都经历过了,剩下的时间,他要干的事情就跟我们不一样了,他是文化人,他一定要干文化人要干的事情,这个时候他要去实现他的人生理想了。

  这位老板的意思是:一个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人,他一定为温饱所困惑;在他饥饿交困、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很难顾得上人间道义。

  可以说,一个人活在什么份儿上,就决定了他的精神生活处在什么层面。

  只有深刻地经历过、体验过人生得失荣辱的人,才真正具有看透人生的智慧。

  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自尝一尝。如果你不亲自尝一尝,无论你怎样看颜色,闻味道,还是听别人谈体验,总是没有自己亲自尝尝感受得更直接更真切。

  然而,的生命得失荣辱不重来,作为有灵性的人,通过别人的故事,找到自己的人生,从而找到看透人生的智慧,也是一种开悟。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布什总统的幕僚给总统编写的介绍美国下层人生活体验的内部资料。编者在书中特意强调,他们所说的下层人,指的不是社会地位地下的人,不是生活贫穷的人,而是精神生活极度空虚的人。在美国的政治家看来,这些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人,是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因为这些的存在,布什政府才推行“温情的保守主义”,以避免激化社会矛盾。

  我跟朋友交流过这样的生命体验:

  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保持适度贫困的状态。

  人生一路走来,我感触很深。由于自己一直处在需要奋斗的适度的贫困状态,每年都有详细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收计划,通过年年月月日日的奋斗,到年终也准能享受到挣钱的快感,小日子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日子过下来,每年都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小富即安以后,对自己辛辛苦苦的生活不满意了,日子过得那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没有了奋斗的理由,生命就成了没有目标的航船。

  因此,格外怀念那些保持适度贫困的生命状态。

  有朋友认为,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保持适当富裕的状态。

  有了比较宽裕的生活条件,你应该对未来的生活豁然开朗,有条件让自己静下心来,去做自己愿意做喜欢做的事情。

  朋友说,在贫困状态下做事情,由于受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外在条件的制约,你往往忙于做事情,而忘记了享受做事情这个本身就可能充满乐趣的事情。就好比一个匆忙赶路的人,你由于着急赶路,而无暇去享受路边的风景。

  听起来,朋友说的是对的。但我坚信,适度的贫困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是深远的,是适度的富裕所无法比拟的。

  晚上听广播上做了一个专访,一位贫穷的外国人,卖掉自己的房子及所有家当(包括所有的家用电器),愉快地来中国玩了一趟。这位外国人说,来中国玩一趟是他毕生的梦想,由于经济条件的窘迫,总是难以成行,但他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了却这桩心愿。

  老外对这次旅行非常满意,说这次旅游是愉快而深刻的。

  这位老外的经济条件不是适度的贫困,而是极其贫困,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一贯的。

  因为他实现这次来中国旅游太不容易了,所以,这次旅游才是愉快而深刻的。

  如果他是亿万富翁,我想,他的这次旅游对他的生命而言,就没有如此深刻了。

上一篇:过去的故事下一篇:有回忆的人生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