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一棵树龄上百年的老槐下,早起的一位理平头的老大爷双手置膝,悠然地坐在条石凳上。老人就是活字典,我走过去和他打了个招呼,老人很热情地笑笑,我就挨着他坐下。敬了一枝烟,我就和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姓和,今年已七十多岁了,属纳西族人,世居丽江古城,自己从公安系统退休,膝下的一子二女都已成家立业。老人很健谈,说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持古城的人文特色,留住当地的居民,“联合国还给我们发工资呢”。老人有些自豪。丽江古城这几年保护和开发力度很大,周边没有工业企业,古城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是新的。“你们的省长也给古城的碑坊题了字。”我说。“是的,省长也姓和还是我的同族呢。”老人更自豪了。
道别老人,我又踏上五一街的东端,在一家纳西族人开的店铺,吃了早餐。店主人很朴实,男人看上去四十来岁,长得文气,女主人肤色黝黑,一看就知道是很勤劳的人。听主人介绍说,小店铺产权是自家的,做点小生意,生活还可以。说完,淳朴地笑了。吃完早餐出了店铺,又踏上了丽江街巷。
清晨的丽江街巷格外宁静,晨曦射来也极赋立体感,街边小溪或急或缓的流水像一面明镜,闪闪烁烁中将沿街古宅倒映其中,当你凝视自己的身影,不觉进入历史幻觉,踱过那苍老古木之桥,似乎走入了那段神秘的历史。古城街巷四通八达,于是成为古城的骨架,古城的经脉,古城一道美丽的景观。巷通街,街接道,道延伸到外面的世界,山通天,溪连山,水依街,天上的圣水穿桥而过,好一幅圣洁的人间胜景图。《东巴经》上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谓之“孰”。“孰”与人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你沿着千年的茶马古道,走进神秘灵秀的古纳西王国——丽江,便深深地体会到“孰”的手足亲情。当初,丽江和拉萨、雅安、昌都是茶马古道上最负盛名的商品集散地,街街巷巷都亲历和印记着那段既兴盛又悲怆的历史:羊肠小道、草地沼泽、盘山险道……马帮的铃呵当作响,历尽艰辛的跋涉,队伍夜宿丽江客栈,于是东家安顿人马,烫酒添菜,香腾腾的牛羊肉霎间上桌,早饿坏了的马夫酒肉穿肠,一顿狼吞虎咽,也有累坏了的酒足饭饱之后,衣衫不解,叉开手脚,呼呼大睡……马儿眨巴着眼睛,安静地饮水吃料,为明天的行程积蓄能量。茶马古道如同丝绸之路一样,虽是一部辛酸血泪书,但却成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道耀眼的光线。 客栈是丽江街巷中的又一景致,或大或小,估摸着数百家之多。客栈多为民居建筑,大小不一,因当地盛产木材,多以木结构辅以瓦顶为主,二楼环形建筑,中间乃一庭院,载种花木,置桌儿板凳茶具,旭日初升,庭院阴阳各半,花草露珠欲坠,尽赋休闲。名称也古色古香,如:东巴客栈、“古城花马国”客栈、望古楼客栈、牌坊过落客栈、大石桥客栈等等。“条条街巷有溪水,家家门前有垂柳”,丽江乃是一方清静之地。
玉河广场的木水车,是古城灵魂。水是玉龙雪山的,木也是玉龙雪山的,木水车却是纳西族人智慧的结晶,水缓缓地流,车缓缓地转,世事纷争也就成为过眼烟云。
与入夜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人声嘈杂、讨价还价的浓重的商业氛围相比,清晨的丽江古城才是返朴归本的真我,清晨的丽江古城才是半个世纪前俄国人顾彼得所说的“没有任何地方像丽江那样宁静而美丽,那是天堂……”
去丽江,若能晨读丽江,当是最美的意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