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话博饼散文

2018-09-26散文

  厦门的中秋节比过年热闹,有言为证:“小春节,大中秋”。

  中秋前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厦门无论是大酒店还是小餐馆、小巷深处的民房或郊区的农家院落里,都会传出博饼时骰子碰撞大瓷碗的清脆的叮当声。这声音虽没有鼓浪屿钢琴声的高雅,却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

  博饼,是厦门一带的重要民俗活动。相传三百多年前,郑成功的部队驻扎在厦门,每逢中秋月圆之时,将士们免不了会想念家里的妻儿老小。为减轻思乡之苦,激励士气,便发明了博饼活动。“博”,在古代是一种棋戏,后来有了赌的含义。饼,此处当然是指月饼。不过,月饼在厦门的博饼风俗中,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名字,美曰:会饼。

  博饼发明之初,所博之物真是月饼。传统的会饼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饼汇聚而成,一套会饼计有:状元饼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士)饼8个,二举(人)饼16个,一秀(才)饼32个。大家围成一桌,轮流掷骰,当骰子在大瓷碗里或轻或重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过后,饼也就有的吃了。士兵们个个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感觉特别的快乐和温馨。这一活动由于其广泛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被历史传承了下来,成了厦、金、泉、漳一带的闽南人,独有的中秋传统的民俗活动。

  虽然我1964年就参军入闽,但我2003年才知道厦门有中秋博饼这回事。

  那年我到厦门工作,眼看中秋月亮又要圆了,办公室和财务处的同志来问我“今年的博饼活动怎么安排?”,“什么博饼活动?”我问。于是他们将厦门的博饼民俗传统和往年公司这项活动的情况给我作了介绍。

  公司的博饼活动,有内外两部分。对内要安排全体员工,欢聚一堂先吃一顿饭,饭后再博饼,其作用与当年郑成功安排士兵的博饼无异,每桌连吃带博得花三、两千块钱。对外部分的博饼,是用来公关和联谊的,当然是请那些管得着我们,或我们求得着、用得上的单位、企业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人员。对外的博饼活动,想吃好、玩好,让客人满意,每桌的花费自然要多一些。即使省着用,公司每年这项活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民俗和风气使然,不独我公司如此,其它的机关单位和企业也一样。

上一篇:中秋,品心城之秋散文下一篇:中秋,你回家了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