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故乡优美散文(2)

2018-11-24散文

  南大池也有最热闹的时光,就是请食品公司的人来打鱼,我记得,那时打鱼的渔服,是橡胶做的, 黑黑的连裤,穿到胳膊下,脚上是黑皮鞋。渔船,是二边二个用木头做的渔箱,中间让木头联着,上面有用大板做的踏板,打鱼人两脚踏在踏板上,打鱼人手中一条竹竿,有时用两头划水,有时用一头撑船,一头在手,另一头在水中,用力一撑,船就往前走。一到打鱼时,老师也不太管我们,大人们也都来观看,池塘四周人山人海。打鱼人先用竹竿,四面打动水面,让鱼动起来,这是你会看到惊了的鱼,四处乱游,然后打鱼的才撒网。有一次,我亲眼看到,打了一条一米多长的鱼,人们都说打到鱼精了。我小学的同学,当时他家就在南池北边,他家有一个深深的院子,不过,我们不敢去他家,因为他家养了一条狗,常蹲在门口,他用铁丝做成钩子,记得鱼群游动起来,也是他最高兴的时,他用力抛出去,一拉就能钩上鱼,想当时我们也曾羡慕过。

  打鱼人走了,鱼装进袋子里,一场欢乐盛宴,结束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想想小时,对打鱼人给予的快乐,只是表现在观感上,而对于那鱼那去了,也不是太关心,因为在童年的记忆中,根本就没有吃过鱼,也就不知鱼能吃,更不会知鱼味是何味了。

  后来,人们吃上了自来水,南池也失去了原来的功能,我还曾在里边游过泳,后来大队在四周建了门面房,南大池也就看不到了。现在盛世,文化又兴起,市里又重修阜民池。现在有时步行上班,总要到池边走走,重修后的大池,比以前美了,还绿化了,修了亭子,立了碑。我现在特喜爱去看池里的小红鱼,游动的鱼,有时会带给我童年的记忆,这就是我写的记忆中的南大池,一池清水,带来一池快乐,童年的记忆,现在在放飞。

  二

  那时小城中闲人很少,清静、寂寞。学生可以说是那时的主力,县城也就是都市里的农村。我们上学路上,一般要经过二个百货商店。一个是商业局下面的第三百货商店,一个是城关供销社商场。

  那时的商店,都是一样的格局,是长长的柜台,有一米多高,宽也有一米。以供销商场为例,供销商场有二个门,供销商场是面向西,南北二个门,从北门进向北就是以副食为主,柜台上面有盐柜,盐柜里堆满白盐,盐柜上面有一杆称,不象现在我们到商场都是整包的。还有其实组,在西南角是以图书学生用品为主。紧邻的是以花布为主,现在想想,我们当时上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书柜那组吧。

  童年时代是七十年代,也就是文革后十年。那时街面上闲人少,商场也不多。上学路上,二三个人一起,总是一个门市一个门市地串,也就是逛街,不同的是逛街口袋时有钱,而我们逛街口袋里身无分文。只是看那里人多,看那里有故事,就跑到那里,就是看热闹。

  一放学,就先到城关供销社书柜去。那里主要有小人书,还有不少文学书。记得最清楚的是崔复生《太行志》,那时崔是我们林县当时的名人,也是红旗渠的歌手。还有金光大道、红旗谱等。一放学总要去,有时让给拿来看看,不过也就是看看吧了。因为口袋里没有钱,售货员也是不喜欢我们这一群学生客,有时让她拿,她就说拿钱来,有时就发生口角。我记得有一次,一个丰满一点的售货员,我不知什么原因就和她发生口角,她还从柜台里跑出来想打我,我和我的同伴们,做着鬼脸,一下子都跑了,引得满商场人轰笑。

  商场最热闹的时节,就是过了阳历年到阴历年这一段。那时结婚的就多了,一到那时节小媳妇就让媒人陪着,在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陪同下。到商场买几大件,那时紧邻书柜的布柜,就是最热火的地方。一大群人围着布柜,人多主意就多,一会这个人看中这了,一会那个人看中那了,就得大声音喊。有时,说不好,就把人拉到店外,一大群人围着,说事。那时一天的工分好一点的队,一天也就是一块多钱,不好的也就几毛钱。当时,女方也就是要几身衣服,几件床上用品,女方总是要好的,男方总是不想出钱。有时,谈不到一起,女方就哭着跑了,媒人就急忙去找人。男方家里也只好在一起低头商量,找人回来,媒人又跑到男人这边。再细说女方的要求,一来一往,找到一个平衡点,大家认为都可以了,才算成事。中午已过,人也累了,小媳妇和小男人一起,陪媒人一起到对面的饭馆。我记得那时,饭店也没有炒菜,就是在店里放着几个油油的小方桌。上面有一个筒子,上有几把筷子,靠店门里的,放着炸油条锅,下面烧着大火。一大群人,男家主事的,就叫上人人,找个桌子坐下。主事的去叫饭,也就是面条汤,加油条、包子、馒头。这也许是小男人、小媳妇,人生第一次上县城馆子里吃,也算是开了一次眼界。

  我们是这里的常客,也是这里的看客。从不曾坐在那里吃过饭,记得上初中了,家里的条件好一点了。有时口袋里有了五分钱,放学归来,买一个水煎包。现在还记得还香味,那跪叶。

  后来街上繁荣多了,街上人多了。最开始街边上有人卖豆腐汤,加是烧饼。那时就上晚自习了,最早,医药公司门口,有了菜棚子,上面是用油布做成的。当时,街也没有路灯,怕黑了,就上去搞几块,晚上,当火把点。也用过,补鞋子的里胎,还有别的东西。

  后来,当我们晚上回来,看到那卖豆腐汤的锅台,就起了坏主意,一到那,就七上八下,用手、脚,一会就大拆八块,高兴地跑了。

  岁月沧桑中,我心灵深处的小城。

  三

  童年时代小城中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电影院了,电影院前还有一个小广场。

  电影院真真进入我眼中的,是上到小学四、五年级之后。那时学校就不在南大池那了,就到县城中的南关完小了。

  南关完小和电影院就隔一条路。那时一放学,先不回家,几个人结伴,去电影院。有时一到那,下午放的电影还没有结束,那时电影院大门开了,就跑进去看几分钟。更多的时间,就是一会演晚上第一场了,那时人小,有时看到一个老爷爷,就上前假装是他孙子;有时看一大家人,就混在其中。还有就是作假票,用用过的电影票,再糊上。有时就混过去了,因为那时看电影的人太多,外面人群是一涌一涌的。有时发现了,就被骂一场,小子再这样送你上公安局。那也是一说,那时的小孩子都是这样的。有时混进去了,中间又要查票,有时就跑到厕所去。  最怕的,不是在电影院中的。那时,小城中路灯少,看电影晚了,回家,要经过一块坟地。有时是一个人混进去看的,演出吧了,就得一个人回家,一到那块坟地,心里就长毛。看看前后有没有人,没有人陪,就包住书包猛跑,还不时,看后边有没有东西赶上。

上一篇:又见桃花开优美散文下一篇:描写姐姐的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