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2)

2021-01-01图片

  声音传播的条件:有介质

  (1)介质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物质;

  (2)固体、液体、气体均能传播声音。

  注意:真空不能传声。

  教师提问: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教师引导:以击鼓为例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如图)。这个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

  3.声速

  教师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立刻就能听到声音。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继续提问:

  (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通过以上问题学生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学生讨论: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

介质 声速/(m·)

介质声速/(m·)

空气(0)331

空气(15)340

空气(25)346

软木500

煤油(25)124

(常温)1500

海水(25)1531

3230

()3750

大理石3810

()5000

铁()3200

  声音传播的速度

  (1)声音在固体(金属)中传播最快,在气体(空气)中传播最慢。

  (2)v声=340 m/s(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的影响。

  (4)回声: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声音

  C.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D.物体振动停止,有可能还在发声

  2.在敲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还会“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余音”是我们听到的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四)课堂小结

  1.基本知识

  (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5)声速

  2.基本技能:

  会用转换法分析物理问题。

  3.基本方法:

  观察法、对比法、转换法

  板书设计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物体的振动(转换法)

  二、声音的传播

  1.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传播的形式——声波。

  三、声速

  v声=340 m/s(15 ℃空气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相关文章: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

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

4.《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

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6.《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7.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设计

8.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9.《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

上一篇:蚂蚁观察作文下一篇:学会回绝随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