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篇5
一、分析教材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精练,蕴涵哲理的优美散文。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渗透了主观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及历史的思索,作者从平凡而柔弱的紫藤萝,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和蓬勃,由花儿的由盛及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从而使人珍惜生活、珍爱生命。
二、从教法上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把听说读写融汇课堂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注重全部学生能力的提高。
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语言,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从优美的语句中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过程的赏析,既能对修辞手法的应用进行回顾,又能从中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3、在注重朗读的基础上,赏析本文借景抒情为重点,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对人生初开始的体验、思索,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从学法上看,本节课力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意识。课前观察花并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谈自己观察的花,接下来让学生阅读《紫藤萝瀑布》,并对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阅读能力。
2、合作探究,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表的见解,提出看法。
3、联系学习、生活、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欣赏大自然的景物,并以此来解决心中的结,来巩固消化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着眼学生的发展。
1、新课导入联系生活,让学生观察花并描述,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再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2、朗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借景抒情类的文章的技巧。
3、通过阅读归纳写作方法,对这类文章的写法进行探讨。
4、联系实际进行写作。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
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
采用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理解课题,整体感知。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树立大的语文观念。我以课题的理解为教学的切入点,同时渗透理解古文的方法。
(二) 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自读感悟,合作探究。学习既是每个学生的事,又是师生,生生共同的事。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氛围。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上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和手中的资料来试着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理解,最后在班上交流感悟。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为为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做有效的点拨引导,让学生不但读懂文字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情境再现,练习表达。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我适时的播放了两首乐曲,并且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仿照书上的表达方式练习说话。把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课文。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氛围、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更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小学组六号考生,说课题目是《尊严》,接下来,我将从教学背景、活动评价、教学设计、教学体会四个板块展开说课。
一、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包括教材、学情、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年轻的哈默在逃难时饥寒难忍,但仍然坚持在为杰克逊大叔干活之后,才吃大叔送他的食物。正因为哈默的自尊自爱,他被留在庄园里,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本文说明了在生活的道路上绝不可失去尊严。
本单元的主题是从故事中思考“做人处事”的启示。本文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爱、自强、自尊;学会在生活中尊重、帮助他人。课文刻画人物时用了多种描写方法,通过学习,也为后面阅读、练习此类文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经验”之上生长出来的。因此,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了解学生,把握学情,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字词和阅读的经验,初步具备独立阅读能力。本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对课文所蕴含的尊严这类抽象的道理,能有一定的理解。
但由于四年级的学生仍处在以感性思维、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加上生活环境相对安稳,生活经验有限,对于文章中描写会有陌生感。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对“尊严”的表现形式有更丰富直观的认识。
(三)三维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相关理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惫、堪”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尊、款”等14个生字以及“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简单复述主要内容。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体悟课文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体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尊、自强;学会在生活中尊重、帮助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
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其现阶段认知特点,本课的
教学重点: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尊严的深刻内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保有尊严。
二、活动评价:
科学的评价能有效促进教学,在本课学习过程中,我将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评价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问题难度和反馈体现层次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课
堂的机会。
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与他评。我及时补充评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也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教材编写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良好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辅之以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利用插图、多媒体的播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和表达的兴趣;学生通过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在读中理解、领悟哈默和镇长的人物形象,理解“尊严”的深刻内涵。
创设情境,提问导入
为了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我会播放多媒体课件,选播人们由于遭灾而饥饿的情境,适时提问:“如果你是遭灾而饥饿的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会怎样做?由此引出《尊严》,走进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字词有了一定的积累。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同桌交流、讨论等方式认识生字新词。采用抽问和小组听写竞赛的方式检查学习情况。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学生自由阅读,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细读课文,体会“尊严”
我将采用整体通读、重点细读等方式来带领学生学习哈默的三段对话,问: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哈默与其他人相同,哪些句子体现出哈默的与众不同?
分小组合作学习。整理学生勾画的句子,共同讨论,重点理解:
(1)“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这些词语说明哈默和其他逃难的人一样,饥寒交迫。此时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哈默的形象,渲染他当时已经处在生死边缘。然后,问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哈默面对食物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2)“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带领学生讨论理解,和前文作比较,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其他人“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哈默虽然和他们一样的饥饿,仍然希望能通过劳动来换取食物。
(3)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让学生思考: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因为杰克逊大叔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而哈默要坚持尊严,他不想不劳而获。
(4)“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思考: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哈默坚持要先劳动再吃饭,他终于可以靠劳动为自己换来食物,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想想镇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一开始说没有活要干,后来又说有活干呢?引导学生通过关键句子理解镇长的善良仁爱。
学生带着对文本的体会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进行分角色朗读。由学生互相评价朗读表现。在读中体会年轻人饥饿至极但依然坚持先劳动再吃饭,进而理解他讲尊严之可贵以及镇长的仁爱善良。
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加深对哈默自尊人格以及对镇长善良仁爱的理解。学生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杰克逊大叔的话是本文中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尊严带给哈默什么?食物,庄园的生活,千万的钱财。尊严带给哈默巨大的人生财富,所以说哈默是个百分百的富翁。这句话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一个人能够自尊并尊重别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这为他以后创造财富并有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讨论什么是尊严。比如学生体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爱、自强、自尊。
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在对课文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于尊严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独特的见解。比如将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在街上行讨的行为同哈默相比;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可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等。
对于学生独立见解,多加肯定鼓励。
这个环节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对尊严的内涵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也有了尊严的践行能力。
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用劳动创造财富。鼓励学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像哈默那样保有尊严。
学完这篇课文,我们还要想想作者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年轻人自尊自强的品格;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作业布置 拓展延伸
(1)收集五条有关“尊严”格言,或是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
(2)课后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读《尊严》有感
(3)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尊严的文章来阅读。
以上作业的安排,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本课的具体教学步骤,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必然离不开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归纳。
逃难人
赞赏
尊严 ↓(哈默)←—杰克逊大叔
石油大王
四、教学体会
本课的亮点在于:按照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阅读过程中注重品味重点语句,紧扣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小组交流,对人物形象进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的“尊严”为具体感知,学生情感得到熏陶。
评价方面,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互评朗读,不仅可以更好的体会文中人物情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有关说课稿范文七篇】相关文章:
2.有关说课稿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