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力学试题练习(4)

2020-06-23试题

  答案:D

  例析2:小明体重600N,小强体重500N,他们进行登楼比赛。小明跑上五楼用30s,小强跑上五楼用24s.则______做功较多,______的功率较大。

  解析:这是一道功率的测量和计算的题目。由功率公式P=W/t可知,要比较登楼时功率的大小,必须知道人登楼过程中所做的功和时间。这里的功就是人克服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由 可知,只要测得人的质量和楼高,就能算出人做功的大小。

  怎么样学好物理概念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重视画图和识图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教学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属于作图类型题,比如光路图、力的图示、力臂图以及电路图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例如,在计算电路的习题中,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很容易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实验也不可忽视,要能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并独立完成操作。

  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思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两头堵”。

  注意适当分类当知识不断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三物理教案:电压

  教学目标

  目标

  1、知道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的装置;

  2、知道的单位伏特、千伏、毫伏及相互关系;

  3、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

  目标

  培养、类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1、体会类比是科学研究的常用.

  2、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灯泡发光、电动机砖动”现象提出问题: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都需要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结论的情况下,需要的讲解点拨.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开关、涡轮类比电灯、抽水机类比电源、水位差类比.让学生体会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类比“电源是形成电源的原因”;用“流动的水冲动水轮机转动”类比“流动的电荷使灯泡发光”.

  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有高低、的单位;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值,是学生感觉到“”就在我们身边.

  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充分体现了“类比的科学方法”,把难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说明使学生容易理解.

  教法建议

  演示一个显示电路通电的实验(小灯泡发光),启发指出电路中有电流.提问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若学生回答是因为电路中接有电源,则可进一步提问:有电源为什么就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们的正确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课.

  1. 用类比法讲解电流形成电流原因

  对学生可以采用类比方法,说明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的装置.首先作好课本图6-1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A、B两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冲动涡轮转动的原因,当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动.要让水持续流动,就需要用抽水机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两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接下来演示课本图6-2实验并用挂图与图6-1进行类比说明:

  由以上类比,启发学生归纳出:水的流动是因为有水压,电荷作定向移动是因为有.因此可知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使提供的装置.

  注意:讲授时,还需着重指明是那段电路两段的.常说的“电路上的”,指的是“这段电路两端的”.

  2. 的高低和单位

  先从水压有大小引出也应有大小(高低),在做下面的实验:

  (1)用1节、2节、3节干电池分别给同一个小灯泡通电(选用额定为3 初中物理.8V的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

  (2)用手摇发电机给一个小灯泡通电,改变手摇的快慢,小灯泡的亮度不同.从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不同电源产生的不同.

  (3)介绍的单位:伏特(V).一接干电池1.5V,家庭电路220V.比伏大的单位有千伏(kV),高压输电线间的达几千伏甚至到几万伏.比伏小的单位友毫伏(mV).

  (4)在讲完的单位之后,认真地介绍课本图6-4的几种值,还可以多介绍一些生产、生活中用电器的额定值,可以布置查找记录电源、用电器额定值的家庭作业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5)讨论“想象议议”中的问题,可以起到巩固、归纳本节知识的作用:用电器需要通过电流,产生电流需要在用电器两端加上,提供需要电源.

【初二物理力学试题练习精选】相关文章:

1.初二物理力学试题精选

2.物理力学试题练习

3.关于初二物理试题练习

4.初二物理练习试题及答案

5.初二物理常识题试题练习

6.初二数学练习试题

7.精选小升初语文练习试题

8.小升初数学练习试题的精选

上一篇:初二物理同步训练试题精选下一篇:高二物理电场强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