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非洲矿产的试题(4)

2018-07-21试题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 .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山东丘陵

  4 .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5 .造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人为因素 d、气温和降水

  6 .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季如春 b、全年高温多雨 c、全年干燥少雨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7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 c、巫山 d、武夷山

  8 .下列地形区、山脉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

  a、太行山、内蒙古高原 b、阴山、东北平原

  c、山东丘陵、松嫩平原、 d、小兴安岭、云贵高原

  9 .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是 ( )

  a、山地、丘陵为主 b、以盆地、高原为主

  c、平原、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总结:北方区域内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而东北林海雪原中也有白雪覆盖的亚寒带针叶林;南方区域内以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而海南岛也有热带风光。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之荆江

  【—八年级地理之荆江】,荆江之水实际上全要靠荆江大堤挡住。分洪只是不得已的保全大局的措施。

  荆江大堤是江汉的屏障,座落在长江中游北岸,从江陵县枣林岗起,至监利城南止,全长182公里,是长江堤防中最险要的堤段。江陵古城和沙市就在大堤旁边。荆江大堤的溃口纪录,据记载,从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至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352年里,共有24次,平均15年一次。当时,一次洪灾三年者。难以恢复。当地民谣说:“不惧荆州干戈起,只怕荆堤一梦终。”在荆江大堤上,南岸有所谓“荆江四口” 分流,即虎渡河口、调弦口、藕池口。松滋口向洞庭湖分流;但是,荆江北岸要比南岸低5~7米,甚至连荆江枯水位时也高于北岸地面,如沙市在大水时期,江面的船只似乎在楼房上走过。而且,堤脚迎流顶冲而造成的崩岸相当危险。所以,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1998年8月以后,长江水位居高不下,荆江大堤由于长时间高水位浸泡,随时有溃堤崩垸的危险。截止8月15日,湖北省累计排除险情3984 处,全省有210多万人昼夜巡查,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安全。

  总结:荆江北岸是江汉平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地势低洼,由于荆江河道弯曲,洪水宣泄不畅,故极易溃堤成灾,有&ldquo 初中生物;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上一篇:初一地理复习试题及其答案下一篇:初一地理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