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一寒假政治作业试题(2)

2018-07-21试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26.(10分)2011年中央财政将更大力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一共达到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2010 年实施了许多民生工程,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安居乐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拉动了城乡居民的系列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10分)

  27.(15分)近年来,全国各地水价“涨声一片”,围绕着新一轮水务改革亦产生了不少争论,“不能因为穷人喝不起水就不涨价”的说法更引来强烈质疑。某校高三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围绕“水价的形成和水务改革”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某网站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甲方:水资源费之前价格是比较低的,水价不上调,实际付出的是环境代价和人们的健康代价。

  乙方:水作为生活必需品要充分考虑居民的 承受能力,其价格的调整需审慎稳妥,不可盲目一刀切。

  (1)你是 赞成甲方还是乙方观点?请结 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并就水价形成谈谈自己的看法。(5分)

  (2)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本轮水价上涨的讨论多了一个新话题,水价上涨与洋水务的大举进入是否相关?已经有相当多的媒体认为洋水务是水价上涨背后的推手,水制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在水制改革中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取向?(10分)

  28.(10分)某校高三(3)班开展了以“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同学们通过走访、阅读文献资料、访问政府网站等形式,了解到以下信息:

  2010年,哈尔滨市围绕“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实施大规划大开发,政府全年投资额超过900亿元,将实施560个大项目建设。伴随城市改造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走上了快 速“翻新”的发展道路。城市“翻新”的过程中,政府努力做好拆迁户的安置工作,通过实施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货币化安置,努力保证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在拆迁腾出的土地上,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布局优化,创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的新格局。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财政在城市“翻新”中有哪些作用?(10分)

  29.(15分)东部某市在经济发展中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循环经济。把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适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走出了一条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切实做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利用,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分析说东部某市倡导的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9分)

  (2)简要说明我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6分)

上一篇:奥校精选试题及答案集合下一篇:高三物理下学期三月练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