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优秀论文(2)

2020-04-26实用文

  (2)热点问题探讨。在教育进程中,引进当今全球范围内呈现的热点环境问题。如自2000年以来,各国开始广泛研讨的环境内分泌搅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简称EDCs)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这些物质会影响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果。近几年在环境中逐渐发现并引起注重的医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简称PPCPs),它们在环境中的种类逐渐添加,而且对人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还未可知,值得进行深化的剖析和研讨。在课程中添加这些热点问题,可以加深学生的形象,引发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考虑。新常识的补充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也拓展了他们的常识面,为他们将来学习专业课程或进一步进修奠定了根底,可以强化学生对于本专业将来作业去向的知道,并在往后有认识地学习相关常识来处理随着人类社会展开而呈现的'新问题。

  (3)展开问题教育法。问题教育法是教师在讲堂上或课后设置一种问题情境,启示学生自己去研讨、探索,寻觅问题处理的途径和答案的一种教育办法。经过问题教育法启示学生去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知道问题、剖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等,然后把握相关常识,进步学习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育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归纳才能。也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办法过火注重常识的传授和回忆,忽视对常识的理解、考虑和引申进程,更不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办法的培育与练习的缺点。一般选用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课程进行到必定程度时启示学生结合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剖析和调研等提出相应的问题。而且随着学生往后常识学习的深化,他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逐渐寻觅答案,不断丰富专业常识以及进步剖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乃至到进行结业论文/设计时可以自己提出和挑选自己期望做的标题。在进行问题教育的进程中,教师及时正确的启示、引导、点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评论问题的进程中,学生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求教师的全方位参加和帮助。

  3.课外教育活动

  (1)网络渠道交流。讲堂上多媒体教育手段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动画影音和信息量大的特色为学生展现了有关历史和当时环境问题的立体图画。但讲堂时刻究竟有限,大量的材料需求经过课后网络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如动画模仿各种环境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生物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迁移、转化、等方面的影音图画,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考虑,剖析这些环境问题的由来和损害,考虑并初步设计关于其管理措施和方案。在课程网络渠道上可进行师生交流和评论,添加师生互动,随时与学生进行网络评论,也可节省讲堂时刻,还可以进行有用的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的学习活动,包含专题评论、网上协作、网上练习等。

  (2)安排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国自古就存在“天人合一”的思维,老子《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表现了环境科学的主题,即追求人与天然的和谐统一。依据此,课程进行中让学生投身于大天然之中,展开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调查和调查活动,可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参加认识。

  三、结束语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考究可持续展开的学科,其教育的观念在不断的改变之中,一些新的观念和理念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更好地展开,为了该专业学生具有更好的作业前景,可以在环境保护相关作业岗位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效果与价值,对环境类专业的入门课程进行了变革,进步了教育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根底。

  参考文献:

  [1]邱秧琼,宋扬,顾征,等.工程导论: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J].高级工程教育研讨,2009,(1):115-119.

  [2]周叶中,胡甲刚.论创新型人才培育与高校教育变革[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3):369-372.

  [3]蔡铭.在专业根底课中树立大学生对专业的决心——以“交通工程导论”为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2,(2):55-57.

  [4]陈盛明,郑旭煦,宋应华,等.在化工专业重生中开设工程导论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1,39(19):118-121.

  [5]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等.“环境科学概论”教育内容与教育办法研讨[J].高级理科教育,2004,4(56):57-59.

  [6]徐志兵,孙慧群.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育办法变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天然科学版),2008,14(1):96-98.

【环境科学与工程优秀论文】相关文章:

1.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

2.审计优秀论文

3.优秀论文推荐

4.优秀论文的特征

5.小学教师优秀论文

6.小学教学优秀论文

7.最新初教学优秀论文

8.学前教育优秀论文

上一篇:环境科学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探讨论文下一篇:工业人才培养思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