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路径论文

2020-06-17实用文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也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本文探讨了基于人性化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改革问题。为此,首先分析了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概念以及特征,并分析其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的现状,最后针对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高校体育;人性化

1.人性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概况

  1.1人性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内涵

  在理解高校PE教学改革创新在人性化视域下的内涵,需要了解人性化教育的内容。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为本”进行教育,人性化教育将更多地重点放在对人的关注而不是对物的关注,以促进人的需要、主动探索精神以及个性的发展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1]。人性化教育,讲究的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倡导教育家从人的内心出发进行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功利教育的思想,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所以依据此种理念,在高校中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就是充分尊重大学生与大学体育教师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环节中充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个性自由进行积极引导,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进体育教育改革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

  1.2人性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特征

  一般来说,以人性化教育思想为指导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4]。1.2.1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是,以人性化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要高度重视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信息的整合,依据自身的想法,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发、自主以及自律。1.2.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地位。体育教师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组织、管理与实施。教师的主观主动性对于PE教学活动产生的质量与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也直接关系着人性化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落实情况。就人性化教育理念而言,在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求在对老师的管理上也遵从人性化,1.2.3强调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互动。教学和学习是所有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根本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体育就是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问题,从而达到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同等重要。这与体育教学中的人性化理念契合,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受到高度尊重。

2.目前人性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现状

  现阶段,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教学和学习的作用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没有充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能力。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大学教师没有完全从传统的体育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人性化教育理念的建立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而在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环节,往往没有真正重视学生及教学活动本身意义的价值,只注重教会学生而不管学生怎么理解,或者只管教学进程的继续而不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这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的自主性[2]。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这种发展现状下,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把人性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使教学活动不仅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在人性化教育思想和体育是为了健康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结构。人性化教育的教学理念为高等院校实施体育教学提供了保证。它为学生提供了保证,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良好的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形成。

3.人性化视域下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策略

  3.1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人性化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及“以生为本”,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中应该仅仅围绕这一思想展开工作,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本持传统教学理念的同时,还要注意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教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向“设计师”的个性发展这一方向进行转变,重点培养同学们的改革创新能力以及在新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把“教育”与“教育心”有效结合起来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体育教学组方面应当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体质情况、兴趣爱好情况、性别不同、运动基础等,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进行主动性的体育训练。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指导同学们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的制定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同学们对体育课程制定、实施和学习过程的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体育潜能和学习潜能,同时加强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同学们对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培养,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从体育课程出发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文化课程的学习和改革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体育教育由共性教育向个体教育进行积极转变。

  3.2对教学内容进行人性化的选择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注重“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在高等教育阶段,体育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科学的运动方法。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体育教师在对体育教学内容以及运动课程进行选择和设计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重视竞技项目的训练和学习,在新的教学改革中要淡化这部分内容,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针对学生实用、全民、健身以及终身运动的特点进行教学课程的设计。同时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器具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教学项目的选择和改革创新。除此之外,对体育项目进行专业的分类和集中教学以供同学们进行选择。既加强同学们对传统项目学习例如太极拳、珍珠球、武术、舞龙、曲棍球以及腰鼓和毽球等,也对时尚类的体育项目进行编排整合供同学们学习例如拉丁舞、街舞、健美操、形体舞、以及现代舞和体育舞等,除了这两类体育项目以外还有一些实用类的体育项目需要加强学习诸如野外生存、自卫防身术、游泳以及攀岩等。

上一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论文下一篇:播出与传播有线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