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论文(2)

2020-06-17实用文

1.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的相关研究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互融合后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有其独特的特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性、导向性、健身性、娱乐性、客观性、校园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征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如刘林箭的《对现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认识》柏慧敏等人的《论高校体育文化的结构、功能及转型》,马万凤,徐金华等人的.《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中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的分析。此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规律性、渗透性、实践性等特征也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高度认同。在众多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只是把校园文化的特征与体育文化的特征简单地叠加在一起,并没有做到两者的融合。本文试着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特征、内在表现特征、社会属性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①外在表现特征:娱乐性与趣味性、群体性与实践性等特征;

  ②内在属性特征:校园性、教育性、导向性、隐蔽性、层次性等特征;

  ③社会属性特征:时代性、传承性等特征;其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主要的表现是高校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因此,校园性与教育性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殊性的核心所在。

1.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相关研究

  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研究中,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体育学等不同角度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如王平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甄别与探讨》、王秀强的《我国百年名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论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加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以及大学生社会化等方面中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1.5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的相关研究

  在探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的相关研究中,较多研究者倾向根据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别对物质、制度、行为、精神文化等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最为常见。例如,邱欣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何轶的《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白磊的《武汉地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等。近年来,研究者试着从新的角度分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价值取向,提出了较有价值的建设途径。如刘超、顾春先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取向研究》一文中从文化哲学视域、大学精神视野、和谐教育理念的视角分析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应以人为本,以先进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文化创新、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最终实现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培养人的目的。此外,研究者普遍认识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应从多元化入手,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发展,以先进的体育文化完善高校的管理,突出高校的特色,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全面施行。同时必须要适应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应着眼于全面规划、长远建设;必须要与学校的总体建设相适应。

2已有研究的成果与问题

  综观国内学术界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已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研究所持的理论视角较为广泛,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人类学等角度的研究都有涉及。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学术界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所突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大学精神、和谐教育理念的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育人、学生的社会化的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等研究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虽然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①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特征、功能、结构、社会价值、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设途径等问题上,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逐步达成了共识。但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基本问题的探讨,特别是结构、功能、特征、价值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重复劳动太多,内容相似度很高,这使一些研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②在众多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问题的相关研究中,虽然众多研究从各个层面提出建设途径和策略,但很大一部分研究提出的建议过于空泛,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③虽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的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的社会化、和谐校园建设、人文精神等研究已逐渐得到重视,但目前大多研究都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论述,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

  ④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描述与分析,这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最为常见。但从历史的角度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纵向研究相对较少。

  ⑤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和谐教育理念、高素质人才培养等研究已有所涉及,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其他事物的单方面影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事物的互动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证研究上都相当匮乏。

3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文化校园”的建设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无疑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对其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其概念的辨析及特征、功能、表现形式等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上,显然不能满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其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整体发展的需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既然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不能孤立、机械地看待它,而应把它当作一项系统的工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大学长远发展等角度对其进行整体构思与规划。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素质人才培养、大学精神、教育理念等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证研究上都有待进一步深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事物互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互动指标的探索与互动效应的量化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对示范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个案实证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取向。此外,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历史的积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它的发展也是随着社会文化、学校文化、体育文化等发展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更深入地纵向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变迁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管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1.西安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2.高校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路径论文

3.高校校本体育文化论文

4.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5.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德育功能论文

6.体育文化高校和谐文化建设探讨论文

7.体育文化对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研究论文

8.高校校园文化及创业文化的研究论文

上一篇:高校生态校园规划的实践论文下一篇:小议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路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