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评价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下面我们来看看美术教学评价的论文内容吧。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界定

  现代教育评价、现代教育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是当代三大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并为教育服务的活动过程,可以说:“没有评价就没有教育,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有成效的教育,没有先进的技术参加的科学评价就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在新课程下没有新的教学评价,就根本谈不上是新课程。教育评价是评价者对教育活动或行为主客体价值关系、价值实现过程、结果及其实现意义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揭发教育活动或行为中的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目标的价值意义。

  学校教育评价的分类有多种。按对象分有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等。对学校的评价主要是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包括能力素质、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有学习态度、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方面。

  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节作用,教学评价也是完整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美术教学评价是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和所获得的信息,对美术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科学的判定。"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评价重在改变以往以鉴定、甄别、选拔和评价的倾向,而旨在通过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提高,促进美术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

  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作出合理评价,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弄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评价的现状

  1.强调学校应试教育,忽视常规美术教育。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对美术这样与升学考试无关的科目不大重视,特别是当前的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为了有更高的升学率,美术课的开设只不是一种形式,课外活动更是为了升学率。基本的教学大纲都得不到落实,何谈有好的美术评价体系。

  2.强调学科共性评价,忽视美术个性评价。

  一直以来,在如何评价美术教学时,人们常常会直接与其它学科联系上,过分地强调评价一些常规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忽视美术学科有其独特的一些特点。美术在课堂教学就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在评价中更应体现出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个性。

  3.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长期以来,在评价一堂美术课主要是评价教师的一些常规工作,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等为主课堂教学评价,忽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情况评价。

  4.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

  对一堂课的评价往往是一张作业来决定,好和差就决定学生学的怎样了,课堂教学并不是创作教学,课堂教学是有一个过程性,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不能用简单的一张作业来定终身。

  三、教学评价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评价误区: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年龄特征。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兴趣的调动。

  主观评价误区: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就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上好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评上差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抑制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则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单一评价误区: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完成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这样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和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相对滞后。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更容易步入误区。

  基于上述,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符合省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

  四、教学评价的措施

  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提倡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教学活动,因此建立全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指导教学实践尤为重要。在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外的教学评价的一些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提出符合美术课堂教学特色的“点、线、面”评价模式。

  1.“点”上评

  针对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些特性,在整个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上的每个有评价意义的点上进行科学的评价,下面所提到的是美术课堂教学中一些有特点的评价亮“点”。

  教学准备上

  (1)可行性点上: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定是否遵循了可行性原则。这里既包括教学内容是否在国家统一要求基础上考虑了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同时教学中是否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准备了必要的材料和活动场地保证教学按计划开展。在评价教师中,特别是美术课堂教学,在这点上是很有必要评价的。在教学设计准备中可行性不考虑的话,这节课教师上得怎样精彩都是等于零的。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下一篇:简述少儿声乐教学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