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论文(2)

2020-06-20实用文

5、培养兴趣、 爱好, 养成锻炼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中学以下的学生, 往往以满足心理要求为主要倾向, 表现为以直接兴趣为主, 即体育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 如喜欢游戏和球类活动等。 高职学生由于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更明确, 间接兴趣逐步成为主要倾向, 即对体育活动的结果发生兴趣。 如认识到参加耐久跑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虽然跑起来感到又苦又累, 但仍然能坚持参加长跑。 高职阶段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努力培养间接兴趣和爱好, 并且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在课堂上我会安排一定时间, 把长跑作为课练的内容, 首先要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距离,第一次课我安排跑了 500 米的 “长跑”, 学生很惊讶, 感觉这么短的距离, 太容易了, 最后学生都高兴并愉快地跑完了全程, 第二次安排 550 米的 “长跑”, 每一次课逐渐增加距离, 每一次课挑战新增距离, 每一次课学生都在轻松和愉悦中坚持跑完全程, 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坚持跑下 2000 米的距离, 一年时间的坚持不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坚持跑到了 3500 米的距离,而且没有一个掉队的同学。 在课堂上, 我会告诉学生面对困难、 相信自己的潜能, 鼓励学生到达极点之后, 往往再坚持一会儿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 唤醒自己的潜力, 战胜困难的信心, 这样学生总能在每一次挑战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此项目产生乐趣并能很好的坚持下来, 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培养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6、培养情感、 行为、 个性以及有关体育的社会交往和合作等能力

  感觉、 评价和调控等心理过程。 “自我体育意识” 是终身体育的核心, 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 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呢?

  6.1、要在已经培养起来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基础上, 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

  高职生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对体育的直接兴趣, 而应当对体育的目的、 意义、 作用、 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 进而积极自觉地、 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 变被动为主动, 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在教学工作中, 我采取以下五个方式:

  6.1.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和谐统一

  课前我会给学生准备学习的机会, 培养预习能力。 比如: 在一项技术动作学习前我会把动作要领及需要掌握的知识告诉学生,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 观看视频、 小组合作讨论, 课堂展示, 评议等, 教师找出优缺点, 及时给与指导与帮助。

  6.1.2、学生自我管理

  体育课堂采取 “多体委制”, 即在一个班级内, 由教师任命 4-5 名体育课堂负责人, 由这些体育课堂负责人 “轮流坐庄”, 协助体育教师完成教学工作, 特别在体育器材领送、 准备活动、课堂管理等方面, 以体育课堂负责人为主, 组织班级同学完成,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实现自我管理。

  6.1.3、采取小组学习方式

  每个教学班分成 5-6 个教学小组, 小组长由优秀身体素质学生担任, 其职责是辅导组内学生巩固、 完成技术动作要领, 带领本组与其他各组进行比赛, 其次比赛的安排、 秩序册的制定、 裁判工作都交给学生来完成, 各小组负责人要及时向老师反馈各组学习与活动情况。

  6.1.4、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后延伸

  各种技术动作要领往往不能在课堂上完全掌握, 需要课后反复练习才能达到, 这种情况下,教师给出任务要求, 在小组负责人的带领下, 课余时间完成任务要求, 并且在下次课的时候, 各小组要进行总结, 针对课后的学习遇到的困惑与教师交流, 教师给出合理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6.1.5、实施教学监督检查、 评价、 激励、 反思

  学完技术动作后, 教师要检查监督、 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各小组及学生之间要互相评价, 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 哪些需要改进和提高, 对完成好的小组及个人给与适当加分和奖励。

  6.2、要了解自我 , 认识自己身心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身体素质

  运动能力、 运动技能的水平, 特别是要了解自己与同龄人相比较的特殊性, 善于分析、 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 以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取长补短,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比如: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我会给学生建立运动档案, 包括身高、 体重及一些身体机能指标等基本数据和身体素质的各项成绩以及一些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 通过三年的学习与锻炼, 哪些数据得到提高, 分析学生运动优势所在,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终身体育项目。

  6.3、自我体育意识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

  在反复不间断地实践中, 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 不断提高体育的水平, 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

  总之, 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学习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教师要在教学中, 让学生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 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努力培养间接兴趣和爱好, 并且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为步入社会也能够更好的自觉、 主动、 积极、 持久地参与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身心完善的人才。 学校体育教育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 贯彻终身体育思想, 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更好地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乃林.关于终身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江苏高教1999, (4)

  [2] 袁贵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北京成人教育.1999 (1)

  [3] 钟振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中国体育科技.2003 (3)

  [4] 朱琼等.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 》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5, 3

  [5] 袁南宁. 《试论终身体育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及其发展趋势》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3, No6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论文】相关文章:

1.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2.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3.高职羽毛球教学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探讨论文

4.小学体育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

5.高校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论文

6.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职生的技能素质论文

7.高职体育教学体育精神的培养论文

8.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上一篇:浅谈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下一篇:终身体育观念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