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数(Hindex)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可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国内h指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欢迎阅读。
关键词:h指数;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CNKI
摘 要:文章以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文献年载量、作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对h指数研究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了解h指数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
1 引言
2005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系J.E.Hirsh教授提出了h指数[1],h指数是用来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成就。该指数将论文数量和质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h指数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Nature[2]和Science[3]相继进行了报道。关于h指数的研究风起云涌,为了了解近几年国内h指数研究进展,笔者选择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从文献年载量、作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
2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以CNKI中国知网为统计源,选取“主题”为检索字段,采用“h指数”“h-指数”“h型指数”“Hirsch指数”进行逻辑“或者”组合进行高级检索,检索2005年至今的所有数据,检索时间为2013年11月21日,得出相关记录792篇,对检索命中的论文逐一进行核实,剔除重复、约稿、不相关的论文,最后查漏补缺,最终选出547篇,选用NoteExpress和Excel作为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数据分析
3.1 文献年载量分析
对某一领域的文献发表年代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时间上了解该领域的现有状况和发展趋势。通过检索、整理共得出h指数领域的文献547篇,统计数据见图1。
从图1可知,2005年国内首次出现关于h指数的报道,是来自“云中客”发表在《物理》上的h-指数[4],2006―2009年h指数文献呈现快速增长的趋
图1 h指数论文年度数量分布表
势,说明h指数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和持续的关注,尤其是2009年文献量比前几年的总和还要多,增长突飞猛进,研究热度达到了高峰,h指数经过了4年的成长期,2010年以后开始退热,2010―2013年进入了它的成熟期,这符合文献增长的规律,接下来4年的文献既横向拓展,发掘交叉学科,又纵向深入,细化理论和应用。
3.2 作者分析
通过对某一学科领域论文的作者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该学科领域的核心作者,通过关注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可以了解其对整个学科发展所起的引领作用。统计表明:547篇文献共涉及778位作者,其中发表一篇文献的有598位作者,占总数的76.8%,高于洛特卡定律经验值60%,原因应该是h指数的研究历程不长,从2005年才开始研究。根据普赖斯定律[5],核心作者发文数m需满足m=0.749*nmax(nmax表示发文最多作者的论文数,m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表1中叶鹰发文最多为11篇,因此nmax等于11,m=0.749*11≈2.5取整数为3,应将发表3篇文章以上的作者确定为核心作者,但是一篇文献一般有两到三个作者,且同一篇文献会被归到每一个作者名下一次,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将发表6篇以上的作者确定为核心作者(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3位核心作者中有9位来自高等院校,原因在于高校集中了大量的学术资源,说明了高等院校在h指数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尤其是浙江大学的叶鹰教授,是在h指数方面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他还在2008年申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指数和类h-指数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编号:70773101),金碧辉、邱均平、许新军等也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尤其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金碧辉[6],撰写的“科学家为自己设计了一项评价指标:h指数”,是国内最早的关于h指数的研究成果。
3.3 期刊分析
根据文献的集中分散规律,某一研究领域大部分文献相对集中在少数期刊上,而剩余的文献则依次分散在其他大量的相关期刊上。因此,分析论文的来源期刊是了解本领域文献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掌握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最有效方法,同时也有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了解掌握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7]。据统计,547篇文献有498篇期刊论文,40篇学位论文和9篇会议论文集,分布在150种期刊和9份会议论文集上。其中仅载1篇的期刊有94种,占期刊总数的62.7%,刊载2篇论文的期刊有20种,载文量在3篇的期刊有10种,载文量在4篇和5篇的期刊分别是4种和7种,载文量在6篇及以上的期刊见表2。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占总论文量的1/3。h指数研究领域的论文总量为574篇,其核心区所载的论文数应为547/3=182篇。由表2可以得出:①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为载文量17篇及以上的期刊,即《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情报科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现代情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和《科技管理研究》。②刊载文献最多是《图书情报工作》和《情报杂志》,载文量都是38篇,这两个期刊都是图书情报学的核心期刊,其次就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载文量是25篇,排在了第3位,它不是情报类期刊但载文量很高,究其原因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开辟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4―2006年)》中期刊的h指数研究专栏,前3种刊是核心中的核心,在h指数研究中走在其他期刊的前列,把握热点,密切关注前沿课题。
3.4 主题分析
分析该研究领域的主题可以深入了解我国h指数的研究现状,了解当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547篇论文的题名、关键词、摘要以及部分全文进行阅读,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h指数基础理论研究、h指数的应用研究、h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的比较等方面(见表3)。 3.4.1 h指数基础理论研究。h指数基础理论研究文献占了13.2%,说明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关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h指数优缺点的分析和改进、提出了多种类型的h指数、分析h指数的影响因素等。在国内h指数理论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叶鹰,探讨了h指数和类h指数的形成机理[8]。聂超等针对h指数完全忽视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以及低被引论文的缺陷,对h指数进行了综合改进[9]。周春雷针对h指数隐藏着一个被精确注水的重大缺陷,提出了一些预防建议[10]。为了完善h指数,学者们提出了一些h指数的衍生指数,例如金壁辉等针对h指数缺乏灵敏度、缺乏区分度、缺乏波动性这些缺陷,提出了R指数和AR指数。R指数解决了h指数的灵敏度和区分度的问题;AR指数解决了h指数只升不降的问题[11]。张学梅为克服h指数评价普通科学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对h指数进行修正,设计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m指数[12]。叶鹰在h指数的启发下提出了f指数,该指数适于学科、国家、机构、期刊、学者多层面学术排序[13]。还有许新军提出了ha指数[14]和hd指数[15]、安静等提出的K指数[16]等。对于h指数的影响因素,王华华等用SPSS软件拟合SCI引文数据库及Scopus数据库中对同一个科学家的h指数,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差异的主要原因[17]。查颖探讨了自引对h指数的影响[18]。刘宇松讨论了非第一作者对h指数的影响[19]。
3.4.2 h指数的应用研究。由于h指数计算简便,容易被科研人员接受,因此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统计表明:有371篇文献主要探讨了h指数的应用,占总数的67.8%。①科研人员的h指数。h指数提出的初衷就是为了评价科研人员,邱均平、缪雯婷[20]和张学梅[21]都选取了图书情报学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分别计算出了他们各自的h指数。邱均平等人指出h指数与传统的文献计量指标有较高的相关性,h指数存在只升不降、区分度不高等缺陷。张雪梅用h指数与传统指标进行比较,描述了使用方法不同时出现的差别,她还总结了h指数的适用范围。王玉、许昌泰对我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部部分院士进行个人绩效评价[22]。马妍等把h指数与类h指数应用在人才遴选上[23]。②科研集体的h指数。万锦?、花平寰等将h指数用于高等院校的评价中,说明了高等院校h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中国部分重点大学的h指数,探讨了h指数与其他计量指标的相关性[24]。刘颖利用h指数和类h指数评价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25]。次仁拉珍、叶鹰等探析了世界百强企业的h指数,认为专利数量和质量因素的专利权人h指数可作为对企业进行评价的独立指标[26]。③期刊的h指数。在国内,万锦?首次将h指数应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上,他计算了《中华医学杂志》的h指数,指出了各种因素对h指数数值的影响[27]。赵基明用h指数对SCI收录中国学术期刊进行评价[28]。且赵基明用h指数评价《中国图书馆学报》,结果表明该刊h指数值高达30[29]。④其他应用。h指数和类h指数还应用在了专利、基金和图书馆借阅等领域,最近几年,张晓阳将h指数应用在了博客影响力评价上[30],周志峰用其来评价微博[31]。
3.4.3 h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的比较。h指数作为一个新生的评价指标,与其他评价指标是什么关系呢?刘红将期刊h指数和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同一分类中,按照h指数的排序较影响因子排序有差异,尤其是对载文量少、影响因子偏高的综述性期刊的排序有修正作用,发现h-指数比影响因子更能科学地反映科技期刊的影响力[32]。陈红光、雷二庆实证分析得出:与影响因子相比,期刊h指数能够深刻揭示期刊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的、长期的影响力。h指数能够纠正载文量低、综述类文献等因素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虚增效应或误差,也能部分消除学科因素的影响。h指数对于大载文量和低影响因子期刊而言,是一个更客观、更适宜的评价指标[33]。张垒、唐恒研究了h指数、g指数、影响因子与载文数、被引频次、发表年月等因素的`相关性大小,并对这些关联因素进行分析与比较[34]。
3.4.4 h指数研究综述。综述性文献能够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丁楠、周英博、叶鹰从改进指数、实证分析、数学模型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h指数和h型指数的研究进展[35]。王勇、徐永红等从h指数的定义、h指数的拓展研究以及类h指数三个方面,概括了国内外h指数和类h指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h指数的优缺点、数学模型以及应用潜力,并列举了对h指数的改进指数,以期为h指数的研究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和方法[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