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读悟结合论文(2)

2020-06-21实用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因素往往对人的情感其感染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又辅以抑扬顿挫的朗读,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另外,“以读为本”,并不排斥教师的讲解,其实,教师精彩的讲解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读书的积极性,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如有位老师教学《小珊迪》一课时,始终以形象、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过渡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以此来串联整个故事情节,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整个读书学习过程中去。如一开始,老师就像讲故事般的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在寒冷的天气里,有一个可怜的小男孩,穿着单薄的衣服,在一家旅店门口卖火柴,他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小珊迪,想了解这一催人泪下的故事吗?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读课文……这样通过教师的语言调控,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摆脱了情节分析的误区,把大量的精力放到学生的读书思考上,发展了他们的语言。

2、形式多样,百读不厌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坚持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他们各尽所能。

  (1)比如“带着问题读”,读书有目的,一边读,一边想,学会读中思考,自主探究,读有所得,达到自能读书。

  (2)“自由选择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爱读书,并成为自觉习惯,进而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3)“开火车读”使课堂上书声朗朗,人人参与;再如“小组比赛读”、“对手挑战读”等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是学生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教师从旁加以示范指导,学生徜徉在规范语言的海洋里其乐融融,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组合迁移,培养能力

  为避免一味诵读带来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端,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读为核心,创造性的把读和复述、表演、写作等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

  (1)读述结合。把学生自读课文与指导复述结合起来,如遇到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读懂的情况,就应该提倡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解决,把复述课文提前,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读演结合。把阅读和表演相结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表演来指导朗读,体悟语言的魅力。如《笋芽儿》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师生共演课文童话剧,体会笋芽儿在春天里破土而出,长成一株强壮的柱子的生长过程,从中理解“撒娇”、“央求”、“自豪”等词,琢磨文章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3)读写结合。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抓住文中未加展开的情节或留下的空白点,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通过合理的想象,或扩写,或续写,或补写,通过写句成段来实现读写迁移。如学完《小珊迪》一文后,请学生补写小珊迪被马车撞了以后,是怎样嘱咐弟弟把钱还给先生的一段对话,写完以后,通过自己动情的朗读,同学的评议,再次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达到了传统的思想教育所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

  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而促进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的积累,进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提高阅读能力。

4、重视评价,激励兴趣

  朗读之后,要留读后评价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评价功能。用鼓励来评价学生,不仅能使优者更优,而且能较好地实施差异教学,让差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朗读教学中,我经常毫不吝啬、毫不掩饰地将鼓励送给差生,鼓励他们大胆读、大胆演,如,“今天,你朗读得真棒,把老师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哇,原来你朗读的声音这么好听,你真行哪!”……并以此来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综上所述,采用以读书训练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以读为本,读悟结合论文】相关文章:

1.读悟结合品称赞语文论文

2.美读课文读中感悟

3.读《心经》的感悟

4.以读为本,“读”领风骚的教学论文

5.为本人减刑阅读答案

6.《为本人减刑》课内阅读答案

7.感悟“阅读”—个性化阅读中的情感共鸣论文

8.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与图书馆阅读的结合论文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教学反思下一篇:诚信为本感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