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论文(2)

2020-06-23实用文

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探索

  (一)培养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梦想、有追求、有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最需要的是行业引领者、实践者,而不是追随者。因此,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创业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要把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吸引和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创业,让他们在创业中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满足精神需求。由创意转化为创富,由设计技能转化为设计创业,这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其中,创业意识的引导尤为重要。在创业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要寻找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设计类专业的契合点,挖掘学生的兴趣,以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结合创意产业的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项目的挖掘,对创业环境进行分析,使学生熟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中创意产品的附加价值,创业项目所属行业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特点等。帮助设计类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比例。

  (二)为学生搭建全面的创业知识架构

  在教学内容上,设计类创业人才的培养要围绕创业资源、创业项目、项目评估、创业辅导、创业激励、创业交流、成果展示推广等方面展开讨论学习。在创业教育的大前提下,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全方位挖掘大学生的设计创作潜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孵化创造成果。高校要改变过去只注重设计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丰富其学科基础,开设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同时,创业课程要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做到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相互协调、功能互补。如通过调研,构建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评估体系,发掘文化资源的亮点,统计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评估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而完善设计类创业教育的资源,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扎实的专业设计基础,并能在商业市场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品牌策划和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业型人才。所学知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将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三)改革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设计类学生的创业教育要围绕文化产业的创业环境、创业资源、创业实践和创业规模开展系统性建设。首先,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改革之前陈旧的教学方法;在集中传授与文化创意产业创业相关的知识时,要因人施教,个别辅导,依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其次,可以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学生深入挖掘优势文化资源,并对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评估,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拓展其研究性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再次,高校可以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设计企业经理、设计师、民间艺人等行业精英进课堂,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最后,创业教育应以“体验式学习”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训练体系,包括创业所需的基础技能、自我认知与管理、创业过程与自我管理训练等,力争让学生既掌握了设计技能,又懂市场,从而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

  (四)完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目前多数高校设计类学生的创业教育由管理学生工作的部门负责,而这些部门的工作宗旨是指导学生就业,因此,对创业教育的管理侧重于“就业”这一目的,这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宗旨存在很大偏差。管理学生工作的部门属于行政部门,对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学体系、师资搭配等不够专业,多注重学生的赛事获奖情况,并用获奖级别来衡量学生的创业能力,缺乏对学生个性、能力、社会实践的深入了解。因此,在管理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方向性错误,造成创业教育不系统、不落地;学生学不到创业知识,缺少真正的创业机会;教师缺少锻炼,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等问题。因此,完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把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区别开;另一方面,要把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有益的结合,成立创业中心,制定完整而系统的教学体系,将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区别对待。

  (五)优化创业环境

  创业者需要良好的创业环境。设计类学生的课程实践机会较多,但缺乏创业教育的实践。高校应对设计类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可以利用现有的工作室进行沙盘模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创业资源、创业项目、项目评估、创业辅导、创业激励、创业交流、成果展示推广等方面展开讨论学习。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寻求社会的支持,引导设计类学生走进企业、创业园等,形成产、学、研联盟或基地,将学校、投资机构、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整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四、结语

  总之,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高校要积极进行创业教育改革,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要契合学生的创业需求,围绕文化产业和设计服务行业,与设计专业紧密结合,与实践接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激情,增强创业能力,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温思美。形成尊重创业、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N]。人民政协报,2015—3—10。

  [2]朱永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论文集——艺术设计教育展望[C]。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周勇。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力培养探析[J]。艺术百家,2014(3)。

  [4]刘博敏。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教育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12)。

【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2.设计类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的论文

3.基于研究生主体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4.教学法类论文研究步骤

5.实践研究类论文提纲

6.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论文

7.互联网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8.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上一篇: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论文